寒气渐浓,秋去冬来,春亦临近,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又成了亲朋好友间互道珍重时常说的话。作为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近日秋季腹泻在减少,感冒发热在增多。很多为宝宝发热流涕咳嗽着急上火的家长,在得知孩子仅仅是感冒时,还要忧心忡忡的问:“孩子这是流感吗?何时能好?危险吗?”
每天无数次面对伟大的父母、祖父母们的忧愁急躁,看着被吓唬得哭叫恐慌的孩子,我真想把这些可爱的孩子都带回家自己养着!我会告诉孩子,感冒发热是你必经的历练,只要你努力多喝水、必要时简单吃点药,开心欢笑,即可战胜,这样你就长大了!可惜,我没有能力养那么多孩子,那么,现在我想和家长朋友们谈谈如何和孩子一起乐观面对流感。
首先,说出我最想对爱子心切的家长朋友们说的两段话。
1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病小殃,不是您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当然也不能怪罪儿科医生护士,和孩子一起乐观面对、正确处理,跨过去,孩子的身心都会得到锻炼。过于急躁烦恼,甚至对辛苦为孩子看病治病的儿科医生护士出言不逊、大打出手,会吓着孩子,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孩子病了,需要您的陪伴,更需要您礼仪良善的鼓励。
2繁忙的临床,时常会遇到以“孩子不会吃药”为理由要求输液的家长,大多数能被我两句话说服;遇到难以说服的,我的做法是开一种口服药,让家长找个安静的地方,把孩子哄舒服开心了喂进去,2小时后若喂不进去再回来输液,这样90%以上的家长不再回来。亲爱的朋友,如果您爱孩子,怎么能轻易断定孩子不会口服呢?要知道,口服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生存本能,不吃药,也许是因为您不懂孩子,孩子不和您配合呢?您希望通过输液一蹴而就的急躁态度,难道孩子不应该恐惧厌烦吗?!很多时候,孩子哭闹恐慌、拒绝口服,是被焦躁的家长吓唬的。
其次,认识一下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可以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病毒可通过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被污染物品等传播。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冬春季节高发。流感是自限性疾病,无特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再者,要知道流感就是感冒的一种。感冒即我们常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该病主要侵犯鼻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当孩子存在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不利因素,可导致病情反复或迁延。这也是流感袭来,要重点保护婴幼儿的原因。
最后,请大家了解下流感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流感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潜伏期较短,1~2日。
2临床症状不同年龄、体质及病变部位的孩子,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oc,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3.体征: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4诊断儿科医生一般根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进行诊断。流感的表现与普通感冒十分相似,最初发生的病例不易诊断,卫生管理部门发布的流感流行情报对诊断最有帮助。
【流感的治疗】
流感是自限性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和并发症。家长和孩子一起,保持
乐观的态度、自信快乐的心情,对促进疾病恢复很重要。
主要的促进康复的措施是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药物治疗,遵循的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注射。口服中成药,有较好的效果。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高热体温大于38.5℃时,3个月以上的孩子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止痛类药退热,多补水、增加散热对退热很重要。
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吸氧等处理。
【流感的预防】
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实习编辑: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