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散光配镜的案例分析

 有一位验光师就一个患者的验光问题向我询问,我觉得这个案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此讨论并分享给大家。以下是验光师提问的原文:

 
梅医生:您好!昨天下午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请您帮助分析一下。
 
男,23岁,司机,两年来从事灯具销售和安装工作。我做的视光检查结果如下:
 
电脑验光仪检查:R:+2.25DS-3.75DC*180L:+3.00DS-3.75DC*175
 
检影验光:R:+2.25DS-3.50DC*180L:+2.50DS-4.00DC*175
 
综合验光仪:R:+0.50DS-3.25DC*180(0.8)L:+0.75DS-3.50DC*180(0.6)按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结果调整处方后给试镜,患者诉左眼视物时视标严重变形。
 
这时患者拿出了另外两张处方:(这样的患者非常谨慎!)
 
一个是在医院验光的处方:
 
R:-4.00DS*175DC(1.0-)L:-4.50DS*175DC(0.6)
 
另一个是在眼镜店验光的处方:
 
R:-1.00DS*175DC(0.8)L:+1.50DS-3.00DC*175(0.8-)
 
患者提问说为什么几家单位验光差距这么大,但配戴三个光度后,自己的矫正视力却无太大差别。
 
患者今天去医院做角膜地形图后发现双眼对称蝴蝶结形角膜地形图,曲率仪检测角膜曲率为:9.2。医院的检查单中,医生备注:双眼角膜曲率相差>1D,按照您发的博客,被测眼存在较高度数的角膜不对称性散光。患者认为几个单位的验光结果相差太大,戴试镜后矫正效果无明显差别,不确定是否配镜,而带着疑惑离去了。
 
在这里想请教一下:
 
1、为什么我检影时球镜远视度数那么大,可综合验光仪上验光时,球镜度数那么小呢?
 
2、为什么几家单位验光度数相差那么大,可患者看视标的差异却很小?
 
3、这种情况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验光准确度更高一些?患者有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他的烦恼?
 
我的分析如下:
 
从电脑验光和检影的结果看,通过柱镜的轴位转换,这个患者基本上是一个单纯性远视散光。估计其屈光度是在:R:+3.75DC*90L:+3.75DC*90附近。
 
三个不同单位验光结果不同,是由于给配镜处方的差异:3个单位都给了负的散光,只是医院给的散光量足,其他个单位散光欠矫正的程度不同;3个单位都没有给其远视的球镜度!这样相当于是过矫正了其球镜,把远视散光当近视散光用,容易造成调节过度和调节疲劳。
 
验光师在综合验光仪上验光时,由于是使用负柱镜,如果没有严格按MPMVA雾视的方法做时,很容易忽略其远视光度,造成过矫。这里可以算回答了验光师的第一个问题。
 
视力检查是主观检查结果,受患者心理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散光患者常常可以通过眯眼等行为代偿。我们也常常遇到-3.00DC散光的儿童,查裸眼视力有0.8,而当要求其睁大眼看视标时,裸眼视力下降到0.5的情况。尤其对于单纯性的顺规散光来说,因为只是在一个方向上会产生视标的模糊,患者可以通过清晰的另一个方向来准确判断视标,其“猜”对视标的几率也大很多。所以当给的散光量不足(欠矫散光)时,眯眼视物时视力矫正仍好。但视觉质量却不好。——请注意:视力好不等同于视觉质量好!
 
也就是说,足矫正散光看视标会在各个方向都获得清晰,但是由于散光镜片造成的高像差、不同方向放大率的差异等会给戴镜者造成主观不适。而欠矫散光时,虽然欠矫造成了模糊,但像差相对小,不同方向放大率的差异相对小,主观舒适度会提高,患者可以通过相对清晰的另一个子午线方向来判断“E”视标,其“猜”对视标的几率也大很多!所以,散光欠矫的高低对于对查视力表时的影响相对小。这里可以算是回答了验光师的第二个问题。
 
这个单纯性远视散光的患者应该是在:R:+3.75DC*90L:+3.75DC*90光度附近进行调整试戴。由于是第一次戴镜,给配镜处方时,可以欠矫正一些,估计给R:+2.75DC*90L:+2.75DC*90会比较合适。同时要告诉患者可能配戴时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如果患者能接受RGP,最佳的方式是给散光RGP处理,可以足矫正散光,获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曲率仪检测角膜曲率为:9.2”可能是验光师笔误,一般不会出现如此平坦的角膜曲率,除非是做过手术,或有角膜的炎症或外伤史。“医生下面备注:双眼角膜曲率相差>1D”也没有特别的意义。
 
对于验光师提的第三个问题,我想更多的是:大家不要老想着用负柱镜,有时做下柱镜的转换会发现新的视角!
 
最后,非常感谢这位验光师给了一个很好的案例给大家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眼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