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常见有哪几种?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专家介绍说,病毒性角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对视力的损害程度视病变位置、炎症轻重、病程长短、复发次数和有无混合感染而不同。那么,病毒性角膜炎常见有哪几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病毒性角膜炎常见有哪几种?具体分析如下:
按解剖层次分深层、浅层。深层角膜炎:炎症病变局限于基质的深部、后弹力层附近者,浅层角膜炎:炎症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的浅部,从组织学上讲,炎性病变主要在上皮,有时波及基质浅层。
按解剖部位分中央部、周边部。中央部角膜炎:炎症病变位于角膜光学区(中央区4mm)者,多见于病毒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周边部角膜炎:炎症病变位于角膜的边缘部者,多见于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等。
按病理变化分急性、亚急性、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急性角膜炎:起病急骤,症状剧烈,可迅速形成角膜溃疡或穿孔的角膜炎性病变,如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匐行性角膜溃疡、淋菌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起病隐蔽、症状较轻、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性病变,如角膜实质炎、盘状角膜炎、霉菌性角膜炎等。亚急性角膜炎:发病过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角膜炎。化脓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溃疡伴有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非化脓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溃疡或有溃疡但无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按病原分外生性、内生性、混合性。外生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内生性角膜炎: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所致的角膜炎症,多为变态反应引起,如泡性角膜炎等。>>>推荐阅读:角膜炎患者应如何护理
按临床表现分点状、线状、盘状、钱状、树枝状、地图片状。点状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层,出现针头大小的浸润,很快破溃,荧光素可以着色者,多见于病毒感染。钱状角膜炎:系由多种病毒所致的大小、多少、深浅不一的小圆盘状浸润,形似钱币的角膜炎,在我国多为8型腺病毒感染。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均系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细胞浸润、坏死脱落,以致形成不同形状和深度的溃疡和混浊。
治疗角膜炎需要针对性治疗
1、常用治疗方法:消除诱因,及时处理和治疗眼部疾病;控制感染针对致病微生物;散瞳;热敷;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包扎;支持疗法可应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E和AD.
2、散瞳:凡有巩膜刺激症状,如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及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均应散瞳。常用散瞳药为阿托品及眼膏;必要时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3、热敷:用湿热敷法,可使眼部血管扩张,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刺激症状,促进炎症吸收,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每日可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
4、顽固性角膜溃疡的疗法:角膜烧灼法;冷冻法,表面麻醉后,用荧光染色确定冷冻范围;胶原酶抑制剂的应用;小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医用粘合剂的应用。
5、角膜移植手术:由于角膜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免疫学特点,角膜移植在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是最终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通过周密的复诊制度、完善的检查系统以及医生丰富的经验能够较早地发现术后排斥反应等问题,针对情况早期联合用药,控制病情发展,从而使手术成功率保持在90%左右。我国的角膜移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