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2017年湖南桃江学生肺结核事件。让这种古老的疾病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根据WHO的估算,中国单是2016年,就有新发的结核病病例约92万,在22个高负担国家中高居第三位。而且结核病位列2015年全球十大死因,不仅排在排在艾滋病之前,更是导致15至44岁女性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开展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那么结核杆菌真的如此可怕吗
 
答案是否定的,对付肺结核,我们有疫苗,也有特效药,然而现实却没按照我们的预想发展。
 
2015年,中国耐多药结核病人数已经居全球第二位。2016年,全球有60万耐药结核的新发病例,其中有49万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他们中近半数在印度、中国及俄罗斯。
 
耐药肺结核,就是指结核菌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普通的药物不在能将其杀灭,治疗的成功率极具下降,花费会明显增加,甚至可能达到普通肺结核治疗花费的100倍。耐药性结核中,患者对一线的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了耐药性,病势凶险,且治疗周期漫长——普通的结核病人大概6-8个月的规范治疗就可以痊愈,而耐药结核的病人几乎需要20-24个月,且症状凶险,用药复杂,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正常结核的治疗成功率超过95%,而耐药结核的治疗成功率仅为50%。

如何防止耐药肺结核的发生?
 
结核病人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病人滥用抗结核药物和不规则治疗的结果。所以,结核病人一旦确诊,应该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遵照医嘱,按照合理的化疗方案,规律服药,完成规定的治疗疗程,达到治愈。结核病人的治疗,切忌使用不合理的化疗方案和不规律的治疗,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胸外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