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吃3片隔夜冷藏羊肉 致使重症感染休克

  62岁的刘大伯因为吃 了放在冰箱的3片隔夜羊肉,导致肠道感染而休克,送进了ICU抢救,差点丢了性命。

  据刘大伯回忆,前几天半夜3点多,他感觉肚子饿,想起冰箱里还有前一天烧的羊肉没有吃完,就起床吃了三片羊肉。“吃完肉大概3个钟头,我就感觉不舒服了,上吐下泄,拉出来的大便像水一样。”刘大伯说,看看情况不对,家人准备把他送到附近医院,但哪知,半路上他突然感觉喘不过气来了。“旁边就是市西溪医院,我进了肠道门诊,冲进厕所拉肚子,拉出来的全是水样血便。”上完厕所,刘大伯浑身冷汗,支撑不住倒在地上。医生赶紧过来抢救,一量血压,已经测不出来了,立马叫来ICU主任张思泉会诊。

  “当时病人的情况非常紧急,白细胞高达2万,肌酐200多,感染指标是正常人的100多倍,没有一点小便,意识模糊,出现了感染性休克。我们给他输了1万毫升液体,用上了抗生素和升压药,抢救治疗了8个小时,才把人救回来。”张主任说,在ICU住了三天三夜,刘大伯的各项指标才恢复正常。市西溪医院ICU主任张思泉说,这是今年他们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第一例重症感染性休克病人。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全省丙类传染病报告来看,6月份感染性腹泻有7232人,7月份有8950人,人数增长很快,且排在发病数第二位。

  9月已经进入初秋季节,不少人觉得,这时候早晚凉,食物不太容易变质,因此放松警惕,其实这是错的。

  “杭州的秋天,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一些人长期不清理冰箱,把切开的水果或吃剩的食物直接冷藏,隔夜拿出后直接食用,很容易吃坏肚子。只要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上,细菌就很容易繁殖,产生大量毒素,我们吃下去以后,就会食物中毒。”

  张主任说,往年,他也曾碰到过两位感染性休克的病人,一位是吃了冰箱里切开的西瓜,另一位是吃了没盖保鲜膜的隔夜卤味。

  感染科吕铁峰主任说,夏天天气热,食物容易变质。有些人认为只要把食品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里就没问题,其实这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放冰箱只能减缓细菌繁殖,但不能杀菌。”冰箱长期不清洗,里面含有很多致病菌,很容易污染食物。

  “所谓病从口入,肠道传染病主要是吃了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黏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同时,毒素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休克。一般病人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拉肚子,严重感染的会出现高烧、剧烈腹痛、血便、休克等。”

  如何更好地预防肠道传染病?吕铁峰说,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注意食品保质期,少吃腌制品;烹调时,砧板刀具等生熟分开使用;不吃生冷不洁蔬菜瓜果,尽量不吃剩饭剩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勤锻炼增强体质;饭前便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一般切开的水果,我不会拿到冰箱冷藏,即使冷藏,也不过夜。”张思泉建议,大家从冰箱里拿出的剩菜剩饭后,一定要在100摄氏度高温下加热3到5分钟,这样就可以保证杀灭致病菌。“如果一天腹泻超过三次,粪便呈黏液状,一定要去医院肠道门诊就诊,并作大便培养。这时肠道内有毒素,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症状轻的可以喝些淡盐水补充。必要时,通过注射疫苗提高人体免疫力。

  9月4日,刘大伯经过治疗应经康复出院,他自嘲:“我这几片羊肉值钱啊”,并表示再也不敢吃剩菜剩饭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