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儿科肾病专科病房里,9岁的丹丹(化名)双腿浮肿接受透析治疗,她已是慢性肾衰竭。而在半年前,丹丹患上的仅是儿童肾病,只要规范治疗就能确保正常肾功能。病情的迅速恶化,就因为父母为她选择了中草药“偏方”治疗。医生提醒,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如药物不对症,也可能引起肾损伤。
父母拒绝激素滥用中药“偏方”
4月24日,家住枝江的丹丹双眼、双下肢浮肿,同时伴有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及脑病,转入同济医院治疗。妈妈说,去年11月丹丹查出肾病,半年内他们带着孩子到处看病。
为何病情恶化如此之快?接诊的同济医院儿科肾病专科主任周建华教授追问,母亲才道出实情,去年丹丹诊断出肾病后,医生提出激素治疗方案,但父母觉得激素治疗副作用大,拒绝接受,开始四处求医。由于心情焦虑,在所谓医药广告“包治百病”的影响下,选择了中药“偏方”治疗,神奇的是,吃了15天中药,孩子的水肿就消失了,所以他们就坚持让孩子用药,直到病重入院。
“中草药无毒副作用”是误解
在同一个病区,11岁的随州男孩强强(化名)也有着类似的遭遇,7岁查出肾病时病情本得到了控制,但父母觉得治疗太慢,四处求偏方,让强强喝了4年的中药。今年5月19日,强强急诊入院,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靠血液透析治疗。
这两位患儿的父母都认为,中药比西药毒副作用小,可以长期喝。对此,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杜光教授指出,全社会必须消除“中草药乃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
他分析这两位患儿肾损害的原因认为,“偏方”中可能添加了抗菌、非甾体抗炎、激素、利尿剂等西药成分;也可能含有毒性的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马兜铃、厚朴、细辛等,这些都会带来肾脏损害。另外,杜光强调,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如药物不对症,也可能引起肾损伤。
中草药使用不当会伤肾
昨天,杜光讲解了几种临床最常见的伤肾中草药,其中,不少是普通市民耳熟能详的药物。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首当其冲,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这种肾病被统称为“马兜铃酸肾病”,最初多见于减肥女性。
杜光教授指出,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有的是服用超量,有的是蓄积中毒,还有的是药物炮制、煎煮不当没有去除毒性。因此,中草药必须在正规医师指导下服用。
相关阅读
各种病因的慢性肾脏疾患,往往呈现不可逆性进行性肾脏损害,直至发展成终末期肾衰。因此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显的相当重要,所谓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衰发生前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性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2)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素应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严重感染、脱水、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症)、创伤等因素,往往可使原有肾脏疾病加重,肾功能恶化,促使肾功能衰竭发生。实际上,经常性的、高质量的随诊,可减少或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发生,或及早发现并加以纠正。
(3)合理的饮食方案低蛋白、低磷和低脂饮食,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已被得到实验室及临床的证实。目前强调为了预防慢性肾衰的发生,血肌醉在159.1微摩尔/升时就应该限制蛋白摄入量。
(4)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控制全身高血压,而且能纠正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有延缓肾衰竭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