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出台的第十年。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近日介绍,这部指南首次确立“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基石地位,目前国内已有近460万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
庄辉指出,在指南出台前,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05年6月公布的《中国肝炎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报告》显示,当时仅有19%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高达73%的受调查者采用中成药及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到2008年,已有40%慢性乙肝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10年来,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广东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指出,2010年12月出台的修订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强调,要谨慎选择核苷(酸)类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如条件允许,开始治疗时宜选用抗病毒作用强和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目前,我国有超过100万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强效低耐药药物的治疗。
据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翁心华介绍,2011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6.28%的受调查者认为,病毒耐药仍然是他们质疑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原因。目前,受费用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多数乙肝患者仍在使用低效高耐药的药物治疗。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说,政府、学界和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建立价格谈判机制,以各方可以负担和接受的价格为更多乙肝患者提供强效低耐药药物长期治疗,从而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而低效高耐药药物应尽快退离一线,尤其不应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基层广泛应用。
全球半数以上的肝硬化和肝癌由病毒性肝炎引起。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3.5亿人,其中中国有近1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