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罗替尼看本土创新药的商业前景

5月9日本土1.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获得药监总局批准,从去年3月16日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资格,一年时间获批可以说非常顺利。在肿瘤药获得政策大幅优惠的环境下,安罗替尼也给其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的股价带来巨大利好。其实这个产品是从一家业界不太知名的小型研发企业--南京爱德程引进的,前两年批的另一个明星创新药阿帕替尼,也是它家开发后转让的。

安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从作用机理上看,它与第一代的抗肿瘤血管生成剂索拉菲尼和培唑帕尼类似,从分子结构上看,它与西地尼布,卡博替尼和舒尼替尼都有非常近似的亲缘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它也算是一个me-too级的创新药。
 
临床上对肿瘤靶向药物覆盖靶点多少是利是弊历来争论很多:靶向治疗本来就是讲究精准,覆盖靶点多也许疗效更好或者对耐药患者也有效,但靶点选择性低了副作用也会更大,俗称”dirtydrug”。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就属于副作用较多的靶向治疗,临床中经常出现患者无法耐受的副作用。安罗替尼的三期试验发现它的副作用少且轻微,算是药物研发中的幸运儿,当然以后也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安罗替尼获批准的主要临床依据是一个与安慰剂对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期试验(ALTER-0303),因为肺癌三期尚无标准治疗,所以与安慰剂对照也可以接受。试验中安罗替尼相对安慰剂的OS和PFS都获得显著延长,但是PFS延长(4个月)相对OS延长(3.3个月)要更长,是否暗示少部分患者在治疗进展后可能出现快速进展?另外从培美曲塞等化疗药作为三线药物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看,总缓解率和生存时间与安罗替尼结果基本相当。
 
除了肺癌,安罗替尼软组织肉瘤III期临床试验,其它肿瘤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当中,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髓样癌以及食管鳞癌等。它还获得美国治疗卵巢癌、软组织肉瘤的两项孤儿药资格认定,良好的产品特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安罗替尼成为公司大举进军肿瘤市场的旗舰产品。
 
行业内都非常关心安罗替尼的商业前景,从传闻的定价策略每盒7粒售价6200元来看,每月治疗费用约为16500元。在没纳入医保前,这个费用并不便宜,也高出培美曲塞等进口化疗药和其它TKI靶向药物。为减少患者经济压力,公司推出了赠药政策:购买8盒(可用三个月)后赠8盒,再买够8盒后,终身赠药。对照一下安罗替尼治疗9个多月的总体生存时间,这个赠药方案设计颇为巧妙。
 
对安罗替尼这样的1.1类创新药给予较高的销售预测是很正常的,过去几年里无论是埃克替尼还是阿帕替尼等本土肿瘤创新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自然让医药行业对安罗替尼的商业回报也充满想象。其公司也是一家营销能力非常强的药企,然而安罗替尼是否能达到数十亿人民币的峰值销售呢?
 
安罗替尼的首个适应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所谓三线治疗药物在临床并无清晰界定,化疗,TKI,抗血管生成和肿瘤免疫治疗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虽然肺癌在中国有很高的发病率(每年新发NSCLC50万人),但驱动基因阳性表达的患者如EGFR,ALK,ROS1都会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驱动基因阴性患者还可以选择化疗和IO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只是一种选择。
 
同时要考虑的是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短,如前序治疗对体力评分影响较大或者患者经济能力消耗过大,都会使得三线治疗的目标患者远远少于一二线治疗:每过一线治疗,患者数可能减少2/3或更多。三线治疗患者生存期短,经济负担能力差,对安罗替尼的成长有不小影响。
 
虽然新适应症如软组织肉瘤可能很快获批,但这是一类更少见的肿瘤。目前除了几家大型的肿瘤专科医院常规有患者,其它医院误诊和漏诊率不低。再加上已有靶向治疗药物、新型化疗药以及肿瘤免疫治疗,这个市场短期内很难给安罗替尼做出明显贡献。
 
安罗替尼真正的机会在于肺癌的一二线治疗,例如部分取代贝伐单抗的市场;或者在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寻找机会。但这些市场高度竞争,化疗,靶向药物和大分子药物层出不穷,有待安罗替尼后续拿出非常强劲的临床数据。
 
至于安罗替尼能否重现埃克替尼或者阿帕替尼的成功业绩,谦哥是持一定保留态度的:埃克替尼诞生在8年前本土新药极为匮乏的年代,出生伊始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它也只做到10亿人民币的销售。阿帕替尼也赶在新药爆发潮之前,抓住了消化道肿瘤新药稀缺的机会而快速爆发。
 
小分子靶向药的开发门槛低,核心母环修修改改就是一个新药。所以安罗替尼之后还有呋喹替尼,索凡替尼,乐伐替尼和卡博替尼等同家族多靶点小分子药物接连上市(还有大量在管线中的产品无法列举),连阿帕替尼也开始杀入肺癌领域,生力军肿瘤免疫治疗也有十几个在摩拳擦掌。虽然中国肿瘤患者绝对人数很多,但肿瘤总体疗水平难以快速提升,医保的资金池更加紧张,不可能让个个新药都成为销量明星。
 
像安罗替尼这样的新药问世,能给医生多一种治疗选择,让患者多一丝生存希望,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功!
 
在国家重视下,中国肿瘤药物市场大爆发已成定局,但全国乃至全球的药企都看到这个机会,纷纷重金杀到。接下来的市场格局将会非常复杂多变,无法照搬过去的药物成长轨迹,企业成功营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以前多得多。5月27日在上海有一场“中国肿瘤领域商业创新峰会”,预计300名肿瘤药企,器械与诊断和医疗服务企业代表会到场,报名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