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药凭什么说要进入国内医药零售前三?

近日,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医药(以下简称华药)公布其2017上半年财报,收入、经营利润和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增长稳健。

光鲜的数据,固然是搭建在华药身为中国第二大医药制造商、第一大非处方药制药商的雄厚基础之上,但华药近年来在开拓流通渠道、创新医药流通模式、深耕医疗零售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功劳不容小觑。

况且这一次,还乘上了“两票制”的东风。

华药发家史,就是一部并购史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前三把交椅分别是国药、华药、上药三家。2013年4月,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30%;四年后,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约60%。

能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实现市场份额翻倍,除却政策支持、资本注入、物流技术提升以及三巨头自身商业模式完善等原因之外,大量的并购重组是背后最大的主因。

有人说,医药流通行业,国药、华药和上药的崛起史,就是这个行业的并购史。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医药市场并购总额达到995亿,并购企业达240家,且单次平均并购金额较去年有所上升。

并购已经成为目前提升产业集中度最为切实有效的方法,通过并购来拓展流通渠道更是制药行业“公开的秘密”。

作为中国龙头药企的华药,不仅位居医药流通行业前三,更是稳居2016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前五,且保持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14%。并购正是给其不断“造血”、输入动力的重要手段。

华药自2010年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简称北药)以来,逐渐加大医药商业整合力度,成立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3年间进行集团内部商业整合及外部并购20余家。

在2016年上市之初,华药就确定将大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医药商业的并购,据公司招股书,拟将45%所得款项净额约62.88亿港元用于战略收购,扩大制药及医药分销业务。之后仅仅两个月间,就将IPO所得款项中约4.8亿元用于支付战略收购。

制药业务方面,2016年12月,公司就拟收购合肥天麦生物20%股权签订了一份战略协议,双方将在胰岛素领域展开合作。对内,华润医药继续增持东阿阿胶的股权,2017年1月,公司增持东阿阿胶约220万股股份,其直接股权由去年底的4.66%增加至5%,直接及间接持有东阿阿胶28.14%股权。同月,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山东容大医药有限公司51%股权。

华润集团旗下制药公司也没闲着。2016年,华润三九以18.9亿元完成对圣火药业的收购,其王牌产品血塞通软胶囊有望成为超10亿元的大品种;2017年1月,华润三九宣布收购吉林金复康药业65%股权,丰富抗肿瘤产品线。同月,华润双鹤则宣布以8.5亿元的价格收购海南中化联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海南中化主打领域为消化道、抗感染及抗肿瘤等领域。

此外,华药还通过外延式的并购战略,拓展流通渠道,加速全国覆盖进程。

不仅并购企业的数量惊人,华药对于并购标的的选择也非常仔细与讲究:首选地方优质流通龙头企业,如济南中信医药、苏州礼安、华润河南、华润广东等。

华药意在通过产业并购,靠华润医药的财务帮助,实施先进的营运模式及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规模经济及协同效应。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华药将继续构建全国化网络,以并购的模式打开空白市场,接下来的并购目标,或将锁定那些具备独特产品及技术竞争优势的生物药企。

“两票制”背后的大赢家

今年1月,为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计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了一则通知: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即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

“两票制”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制药企业由于销售模式转变,销售费用上涨,汇款结算方式发生变化导致了企业回款压力增加。对于医药商业企业来说,直接面临行业整合力度加大,集中度提高等问题。

此外,由于两票制压缩了药品流通环节,那么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拥有终端医院资源和上游产品资源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改革就是一次利益再分配。对于华药这样的龙头药企来说,相较于压力,更多是迎来了市场利好。

据华药半年报显示,按照公司的经营货币人民币口径,收入同比增长15%,净利润按年增长16.3%,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约10%)。制药、分销和零售三大业务均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制药业务同比增长9.2%,医药分销同比增长16.3%,药品零售同比增长15.8%。业内人士预计称,华药未来将是“两票制”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随着“两票制”政策落地,华药走的是一条“内修外拓”之路。对内,聚焦产品升级,加快业务转型;对外,积极并购并参与国际化。

具体来看,华润三九在2017年中报中表示,为了减少“两票制”给传统医药经销模式带来的冲击,公司将加快处方药业务转型,调整过去以底价为主的业务模式,结合已实施两票制政策地区的实践,逐渐扩大自营业务比重。

今年上半年,结合“两票制”实施的时间节点,华药持续加强自身的分销业务网络,公司新进入了江西、海南、青海、新疆四个空白省份,并继续渗透地市级市场,强化区域领先优势。华药的零售业务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华润医药在全国共覆盖了745家零售药房。

华药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李国辉日前曾公开表示,“两票制”医药改革对于中小分销商是利空,却利好行业龙头。目前公司的分销网络不断扩大,销量明显增加,且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何要切入DTP市场

“两票制”虽为华药等龙头药企带来利好,但同时由于很多医院终端取消了药品提成,影响了医院的采购量,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药商业的业绩。

针对取消药品加成,国药、华药和上药三家流通巨头早已开始布局以医院外零售药房为主的新的业绩增长业务。其中主攻特药、新药的DTP药房(高值药品直送,DTP药房模式则是指制药企业或大型渠道商将产品直接授权给药店做区域经销代理,省略中间分销环节。患者凭处方直接到药店领取药物,获得用药指导)是三巨头以及医药企业争相布局的新业务之一。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是医院,零售药店在药品销售额中的占比仅为10%左右。加上处方外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零售药店很难在销售终端占据高点。而一直将药品零售列为主营业务的华药,一早就看好这块的潜在巨大市场,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据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助理总经理战海涛透露,华润医药商业集团计划于2020年实现零售业务规模过百亿,力争进入国内医药零售前三强。

具体打法上,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将以发展“专业药店”和“社区连锁药店”为核心业务。首先,优先考虑DTP模式。切入DTP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华药、国药和上药等巨头原本就拥有丰富的工业产品资源和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而随着招标降价和降低医院药占比的政策推行,很多原本处在医院市场的药品选择弃标流向医院以外的市场,这部分产品就将逐步通过DTP的模式来销售。

除了加入DTP阵营,华药还将聚焦发展贴近于社区的连锁药店,在慢病治疗药物的零售领域进行大范围布局。这样一来,既确保了对相关群体进行肿瘤与免疫制剂等高端品类药物的提供与对应服务,又可以通过社区药店覆盖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为其提供多元化的药品及服务。

据行业数据,2017年上半年,华药在医药分销业务方面加强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营销网络覆盖了27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持续优化调整产品组合及推广创新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推动分销业务一体化运营:共有零售药房745家,其中DTP药房81家,覆盖44个城市。

未来:主攻六大业务领域


谈及未来的发展,华药方面公开表示,接下来华药将完善网络布局,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医药供应链智慧型服务商。

华药方面表示,将以“两票制”的全面实施为契机,加快空白省份的布局、深化拓展地市流通网络,持续加强对医疗终端的覆盖。

此外,将不断优化产品组合,提供更多具有高临床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产品。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专业的物流网络,继续推广HLI(药房托管)、DTP等新兴业务模式,发展慢病管理等创新健康服务,探索B2B、O2O等电商业务,向医药供应链智慧型服务商转型,巩固医药分销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市场领先地位。

据四百味了解,在具体执行层面上,华药将重点拓展并强化落实六大领域的业务:

一是拓展制药业务领域。将聚焦高增长业务领域,拓展和优化产品组合,推进制药业务的转型升级。

二是推动医药流通行业整合。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布局,创新业务模式,打造智慧型医药服务供应商。

三是提升产品获得力。将继续优化研发创新体系,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加速产品开发与产业化进程。

四是推进业务协同。将发挥整体优势,挖掘一体化业务布局的协同效应,提升运营效率。

五是加速外延发展。通过战略并购、产业基金等加快外延式发展,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平台的拓展与建设,与国际领先的医药公司合作,推动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