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秒懂!30种易混淆的中药方剂

  在中药方剂中,有一些方剂的名称带数字,比如“四神丸”,“四君子汤”,“二妙散”等,有一些方剂名称仅一字之差,比如“清胃散”,“平胃散”等,在学习时容易混淆,而它们的功效又相差很大,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和盘点一下这些方剂。

  一、名称中带数字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功效: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为补益剂。

  主治:主治阴虚肝郁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二陈汤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剂。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妙散

  组成:黄柏、苍术。

  功效:清热燥湿。为祛湿剂。

  主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

  三仁汤

  组成: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

  功效:清热利湿,宜畅湿浊。为祛湿剂。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三子养亲汤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为祛痰剂。

  主治: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补气,益气健脾。为补气剂。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物汤

  组成:当归、川芎、芍药、熟地。

  功效:补血调经。为补血剂。

  主治:补血活血,月经不调等营血虚滞症。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功效: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为固涩剂。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四逆散

  组成: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效: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为和解剂。

  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汤

  组成:炙甘草、生附子、干姜。

  功效:回阳救逆。回阳救逆剂。

  主治:主治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神衰欲寐,以及太阳病汗多亡阳,脉沉迟微细。

  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温里剂。

  主治: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五苓散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为祛湿剂。

  主治: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为温里剂。

  主治:营卫虚弱之血痹。肌肤麻木不仁,或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微涩而紧。

  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为理血剂。

  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为补阴剂。

  主治: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当归六黄汤

  组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黄芪。

  功效: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为清热剂。

  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六一散

  组成:滑石、甘草。

  功效:清暑利湿。为祛暑剂。

  主治: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

  七厘散

  组成: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

  功效:化瘀消肿,止痛止血。为理血剂。

  主治: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七宝美髯丹

  组成: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

  功效:补益肝肾,乌发壮骨。为阴阳双补剂。

  主治:主治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

  八珍汤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

  功效:益气补血。为气血双补剂。

  主治: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八正散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面裹煨,灯心草。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为祛湿剂。

  主治: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解表剂。

  主治:治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

  功效:凉血止血。为止血剂。

  主治: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十枣汤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

  功效:攻逐水饮。为泻下逐水剂。

  主治:水饮内停,邪气壅盛;水肿腹胀之实证。悬饮或支饮,停于胸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梗,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肿腹胀,二便不利,属于实证者。

  二、名称相似的中成药

  温脾汤

  组成: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

  功效:攻下冷积,温补脾阳。为泻下剂,温下。

  主治: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实脾散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炙甘草。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为祛湿剂。

  主治: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健脾丸

  组成: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功效:健脾开胃。为补益剂。

  主治:主治脾胃虚弱,脘腹满胀,食少便溏。

  清胃散

  组成: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功效:清胃泻火。为泻火之剂。

  主治:胃火上攻。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或牙宣出血,口气臭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平胃散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为祛湿剂。

  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温胆汤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为祛痰剂。

  主治: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