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新进20位专家,暗示了哪些医改新方向

  今年4月,新一届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咨询委员会”)成立。咨询委员会主任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兼任。咨询委员会由医药卫生相关领域的38位专家组成,聘期三年。

  其中,20位专家是新进入咨询委员会的,其余18位则是第一届连任。那么这些新增的专家,他们都来自什么领域,主张些什么?

  陈建平和“申康模式”

  陈建平,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介绍他就必须要说一说上海的“申康模式”。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当时上海市决定在税务、卫生、交通三个系统实施“管办分开”。申康就此成为上海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外界称之为“医疗国资委”。

  此后,上海市卫生局只进行行业技术管理,及其他公立、民营、外资等医院的管理。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就相当于企业集团总部,进行战略、信息、资源调配。”有人如此评论,“进行‘管办分离’后,中心主要做预算、资产管理、规划以及院长绩效考核。”

  华生与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制

  直到目前,也没办法在百度上找到华生教授关于医改的言论观点。但对于他的介绍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他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国资体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动者之一”。

  他成名于对中国经济改革有重要意义的“莫干山会议”,当时仍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华生与同伴一起,在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并作为会议代表之一向中央财经小组秘书长张劲夫同志做了汇报,后被国务院采纳。

  而后,他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证券市场。

  保险专家多了好多

  在第一届咨询委员会中,就有好几个社会保险领域专家连任,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郑功成。

  同时,新进入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中,保险背景的不少,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金维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系主任申曙光这些一直在研究保险相关问题的专家。

  不过,金维刚的研究重点和观点更多集中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他认为要让医保在医改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未来的重点应该是改进和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医保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缩短临床必须的创新药纳入医保支付的评审周期,适应分级诊疗的发展需要。

  而申曙光则在力推全民医保,包括三保合一,提高补助水平,门诊统筹报销、加大对基础医疗的投入等。此外,申曙光的研究领域还包括风险管理与精算。

  另外,还有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远立,中国人民人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王虎峰,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延中等也曾公开发表过关于医保的言论与观点,其中刘远立的言论侧重在对医保保障能力的评价,而王虎峰和王延中则针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国际范:港澳台+美国

  第一届咨询委员会中有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评审顾问房志武,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萧庆伦两位“国际友人”,以及台湾家庭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暨两岸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焕祯一位“同胞”。

  而新一届咨询委员会中,这三位仅萧庆伦连任。但这并不等于咨询委员会中“外援”就少了。

  恰恰相反,新增的专家中“港澳台”各有一位,他们分别是香港注册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注册成员、香港总商会主席胡定旭,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原台湾阳明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所长钱庆文,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秘书长、澳门镜湖医院副院长吴培娟。

  另外,熟悉美国情况的专家还有前面提到的刘远立,他还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主任,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组织的项目顾问。“国际范”十足!

  除了上述专家之外,新一届咨询委员会还新增了法学专家、财务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及多位公立医院院长等。这38位专家将影响着接下来几年中国医改的发展方向。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