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抗凝应当注意避免疏于治疗、药物选用失当、随意调整剂量等误区。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跳频率不规则,心房泵血效率降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介绍,房颤发生后,即使是短时间的,也有可能在心房形成血栓。血栓一旦随着血流阻塞脑动脉,就会发生脑中风。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由于房颤患者92%的脑中风为脑梗死,因此抗凝药对脑梗死的预防效果尤为重要。
刘少稳强调,房颤引发的脑中风比较严重,患者要重视中风的预防,应尽早选择抗凝效果好的口服抗凝药治疗,疏于抗凝的房颤患者面临着中风致残、致死的风险。
专家表示,当前房颤患者中风预防治疗的药物选择存在一定的误区。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科教授陈志鸿介绍,阿司匹林不是抗凝药,对于预防中风风险效果并不好。但由于错误的观念,一些房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预防中风,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据介绍,目前针对房颤预防中风的抗凝药主要是华法林和达比加群酯。在使用华法林时,需要经常到医院验血调整剂量,如果剂量掌握不好,药效就达不到。
专家还提醒,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香港大学心血管内科临床副教授萧颂华教授提醒,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