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肾性贫血专题科技研讨会举行。与会者就“肾病贫血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专题演讲及深入讨论。据了解,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成年人群的10.8%,患者人数为1.2亿,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的口服药物正在国内和国外同步研发中,中国有望成为首个该药上市国家。
减轻终末期肾病沉重经济负担,需高度重视贫血管理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贫血的程度逐渐加重。98.2%透析患者合并贫血,52.1%非透析患者合并贫血。肾性贫血不仅引起乏力、体力下降、心慌等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加速肾脏病进展,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发展,众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并非死于肾脏本身功能衰竭,而是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肾脏病学会全球发展委员会理事林善锬指出:“2013年透析患者全部进入城镇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终末期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花费巨大负担沉重,因此终末期肾病防治工作重点还是预防。面临慢性肾脏病快速增长的挑战,我们在降压降糖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贫血治疗,积极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风险,并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变风险和死亡率,减轻终末期肾病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我国肾病贫血治疗现状令人担忧,强化管理刻不容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陈楠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对于肾性贫血的诊治重视度不够,治疗现状令人担忧。首先,透析前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率低,在上海的多中心慢性肾病非透析患者贫血状况调查发现,慢性肾病1-5期非透析患者贫血的知晓率较低,而贫血患者治疗率更是仅为三分之一。全国的数据显示几乎一半中国新发透析患者透析前未接受过纠正贫血治疗,在中西部地区乡村透析患者贫血更为严重。已接受治疗的另一半患者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
其次,透析后患者肾性贫血也存在治疗不充分达标率低的问题,全国血液透析登记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血透患者平均血红蛋白(Hb)水平为91.1g/L,治疗达标(Hb≥110g/L)患者比例仅为21.3%。慢性肾病患者的贫血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加速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增加透析风险、心血管风险和死亡率
陈楠进一步强调:“关于慢性肾病贫血治疗的管理,重点是要规范肾性贫血诊疗流程、排出影响血红蛋白达标因素及慢性肾病的低反应性、并合理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
肾性贫血亟需创新治疗方案,首创口服药物造福百姓
30年来肾性贫血常用药物是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局限性,且必须静脉或皮下给药,运输和保存均需冷藏,大大降低了治疗依从性,导致广大尚未进入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治疗亟需创新治疗方案,需要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创新口服药,获得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
林善锬透露,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的口服药物正在国内和国外同步研发中。该药物是全新低氧诱导因子稳定剂,基于全新的药理学机理研发而成,通过多个途径高效促进红细胞生成。“由于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此药不仅适用于透析贫血患者,也可以广泛应用于非透析贫血患者,将给肾性贫血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此药前期研发在美国完成,后期临床研究和生产在中国进行,创立了中国新药研发首创药中国首批国家的新模式,中国有望成为首个上市国家,率先造福于中国广大肾性贫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