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8日侯凡凡院士登上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后,11月20日,“名医大讲堂”又将迎来一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将做《多吹一口气,远离“慢阻肺”》为主题的精彩演讲,详细讲解如何及早发现和有效防治慢阻肺,以及慢阻肺患者如何家庭康复。
对全球6400万慢阻肺患者来说,轻松顺畅的呼吸已是奢望,取而代之的,是长期咳嗽、咳痰和气喘。全球每年因此而失去生命的患者超过30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专家介绍,只要及早发现,慢阻肺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可是,在2012年由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首个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中,仅有35.1%的患者以往曾被确诊,即64.9%的患者曾被漏诊。
日常生活中,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时,就要高度怀疑慢阻肺,及时就医。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也是目前唯一能早期发现慢阻肺病变的方法,只需按照医生的指导,将鼻子夹住,深吸一口气,含紧仪器的咬嘴,最大力、最快速地吹一口气就行了。只要患者能够准确操作,95%以上的慢阻肺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查出,还能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鉴别是大气道阻塞还是小气道阻塞。
本场讲座座位有限,需凭票入场。请于11月18日15:00~17:00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2楼呼吸科门诊处领取入场券。没有拿到入场券的读者,届时可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以及大洋网健康频道(life.dayoo.com/health/)观看现场直播,广州日报保健版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健康管家”(微信号:gzrbjkgj)也将现场报道。讲座精彩内容还会在广州日报上刊登。
广州市沿江路151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住院大楼2楼扶手梯平台(靖海路侧门)(可乘公交1、4、8、57、58、64、128、131、186、194、208、219、236、238、281等,地铁二号线至海珠广场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内科教授、中华医学会顾问钟南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陈荣昌。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顾问。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其在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支气管哮喘、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sars、新型流感等)防治的领军人物。
在2003年我国sars疫情中,明确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96.2%),组织治疗了国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方面的防治指南文件。2013年任广东省h7n9防控专家组组长,并将h7n9系列研究发表在《newenglandjournalmedicine》(if51.658)上,对h7n9防控作出重要贡献。在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支气管哮喘、copd、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sars、新型流感等)防治方面的领军人物。
陈荣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组主任委员,呼吸危重症学组组长、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资深会员(accp),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
陈荣昌教授长期从事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方面的研究,担任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分题:肺损伤的防治体系研究、及中加国际合作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和机制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在国内率先提出隐匿型哮喘的概念;首次开展呼吸肌肉功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无创人工通气的研究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