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将500多位老人分为每天拥抱4次以上组和4次以下组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每天拥抱4次以上的老人的器官健康指数明显比4次以下的要好,身体显得更加健康。
专家称,拥抱时动用了多个感觉器官,视觉、触觉、手臂的运动都能激活大脑的兴奋细胞,其最明显的作用是降低血压和促进血液循环。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病因
1.习惯因素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年龄
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其他
肥胖者发病率高;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一、改变膳食结构
1、限盐:我国人群每日每人平均摄钠量折合食盐相当于7——20克,远高于WTQ建议的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标准,出不应该控制在10以下,待适应后再减至7克,争取3—5年达到5克的标准。
2、增加钾的摄入:我国膳食普遍低钾,钠比钾比值偏高,北方尤甚。有限盐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量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造成缺钾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新鲜蔬菜、水果的输入量偏少所致。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月吃蔬菜12千克(相当于每天400克),水果每月1千克。
3、增加钙摄入,钙可降低血压,我国人群普遍摄入不足,大部分人达不到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600毫克的标准。造成我国膳食中钙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奶及其副食品少,钙的来源不足所致。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饮牛奶是增加钙的有效措施,也增加富含钙的其他事物如豆制食品及海产品等。
二、防止超重和肥胖
防止超重和肥胖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从膳食摄入过多的热量;二是增加体育活动,这在做静态工作缺乏体力活动的人和儿童尤其重要。防止超重减少膳食总热量应该减少食物中含量多的成分如脂肪、精制糖、糕点等,还要适当控制主食的进食量。开展露天的体育活动也有助于减轻体重。有高血压危险倾向的人控制及减轻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三、减少饮酒或戒酒
酒精已被公认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我国成年男子的饮酒率较高,虽然我国近年来已向低度白酒发展,但仍有部分人引用60度以上的白酒(国外46度的酒被认为是最高的烈性酒)。为了预防高血压最好不要饮酒,已经有饮酒习惯的人群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白酒50——100毫升、啤酒300毫升以内。已有高血压倾向的人群,如果家族史者和超重者应坚决戒酒。
四、提倡戒烟
吸烟和高血压的关系虽然尚未确定,但它和冠心病,够写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已经得到证明。在人群中对高血压经行一级预防常是对人群中冠心病、脑卒中进行一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吸烟嘉义反对。
五、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
预防儿童高血压的目的也是预防成人高血压,不但儿童及少年时期血压偏高者成人以后患高血压的机会增多,而且许多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习惯都是早年养成的。另外,良好的性格,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也应该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