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简称斑块,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最终导致它们的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这些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女性。
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本病的发病原因上不完全明确,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病因学调查发现,本病为多病因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等。
高血压(25%):
临床及尸检资料均表明,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此可能由于高血压时,动脉壁承受特殊高的压力,内膜层和内皮细胞层损伤,低密度脂蛋白易于进入动脉壁,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症(25%):
临床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实验动物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近年的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与极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中甘油三酯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新近的研究发现脂蛋白a〔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吸烟(15%):
吸烟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达10-20%,动脉壁内氧合不足,内膜下层脂肪酸合成增多,前列环素释放减少,血小板易在动脉壁粘附聚集。此外,吸烟还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原蛋白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以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吸烟时烟雾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冠状动脉引起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
糖尿病(15%):
糖尿病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如再伴有高血压,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者还常有血第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动性增强。第Ⅷ因子由动脉壁内的细胞产生,该因子的增高表示内膜的病变,血小板活动增加使其易在动脉壁上集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管腔的闭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Ⅱ型糖尿病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伴发冠心病。
肥胖(10%):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肥胖可导致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肥胖者也常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近年研究认为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发病机制
对本病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等。近年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Ross于1999年在他的损伤反应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特征的病理过程,其发展始终伴随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的提出,实质上是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概括和启示。
动脉硬化往往会累及全身血管,特别是心脏冠状动脉、脑动脉和颈动脉这三处血管,非常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病变而导致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虽然不能彻底消退,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逆的。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为:
动脉硬化指数(AI)=[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它的正常数值为<4,如果一个人的动脉硬化指数<4,反映出动脉硬化的程度不严重或在减轻,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低;如果动脉硬化指数≥4就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数值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二.如何应对动脉粥样硬化?
饮食、运动、药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金三角”。
每天走路30分钟以上,坚持一年,有助于动脉硬化斑块消退。走路可减低胆固醇。持续20分钟以上的步行,不仅有助于降低血脂,还可以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抑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其次,多走路有助于降血压。有报道称经常走路可降低5毫米汞柱血压,血压越低,形成硬化斑块的风险也越小。走路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使人体代谢活动增强、血流通畅,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体育锻炼原来具有控制体重、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进程、预防动脉硬化等许多好处。自己在运动的时候,冠脉血流量可以增加约40%,这样就改善了心肌的血液供应。
苹果、洋葱、芹菜、香菇、黑木耳、豆芽菜,被称为降脂六宝。自然也是应对动脉粥样硬化良好的果蔬。
斑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表面的包膜和内部的脂质核,包膜越薄,脂质核越大,斑块的稳定性就越差,也越容易破裂。可见,稳定斑块的关键就是使包膜变厚和使脂质核减小,这正是通心络胶囊的治疗特点,大量研究证明,它可以促进斑块包膜变厚,减少斑块内部的脂质,从而使易损斑块变。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斑块堵塞心脑动脉血管。
(实习编辑:梁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