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夜间抽筋小心动脉硬化

  不少老年人夜间睡熟时常常发生小腿抽筋,以致痛醒,起床活动后症状减轻,搞得整夜不得安宁。通常,人们习惯把腿抽筋和缺钙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缺钙确实会引起腿抽筋。但引起老人腿抽筋的原因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与腿部血液循环不畅有关。

  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为“腓肠肌痉挛”,老年人腿痛抽筋,大都与动脉硬化腿部血液供应障碍有关。动脉硬化后,腿部供血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不能被血液带走,当代谢物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从而引起疼痛抽筋。这样的老人在白天活动时,还会发生“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随着动脉硬化及血管堵塞的加重,病人的症状还会加重,发作的次数会明显增多,发作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

  由于老年人钙质吸收能力减弱以及钙质流失,会出现骨质疏松,补钙是很有必要的。但老人因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循环不好而引发抽筋,光靠补钙是不行的,必须选用一定的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才能有效地补钙。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E、川芎等药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同时还需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在此提醒容易腿抽筋的老年人,平时坚持服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注意休息和在睡眠中使腿部保暖的问题,要穿适当的衣物、盖好被子使腿部处于温暖中。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合理营养,减少脂肪和多余热量的摄入,适当地吃些豆类、鱼类、骨头汤等高钙食物和蔬菜水果等,才能有效解除老年人腿抽筋的问题。

  如果能早些认识动脉硬化的某些征兆,加强自我防护和监测,就可大大延缓其发展的速度,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

  1.主要原因

  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2.营养成因

  (1)胆固醇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油脂饮食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生活中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已有客观证据表明:本病经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病人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合理的膳食

  ⑴膳食总热量勿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法为:身高(cm数)减110=体重(kg数),可资参考。

  ⑵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500mg)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

  ⑶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牡蛎,墨鱼,鱼子,虾子,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鱼肉,蛋白,豆制品等。

  ⑷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和含钠食物。

  ⑸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禆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原来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可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少量饮低浓度酒则有提高血HDL的作用)。

  6.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脂肪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

相关推荐

脑络通胶囊(白云山)
脑络通胶囊(白云山)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I、II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色异常等及恢复期轻中度脑梗塞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I、II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色异常等及恢复期轻中期脑梗赛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等。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