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为何千万别睡觉 当心中毒猝死

  一天早晨7时左右,一位小伙子抱着一个年轻女子闯进急诊室,大声呼叫:“大夫,她喝醉酒了!”女子头发披散着,嘴角挂满了泡沫样分泌物。她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手足冰冷。经检查,女孩系重度酒精中毒,已并发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休克、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生命垂危。

  原来,小伙子和女孩是恋爱关系,因琐事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女孩于昨天晚饭时分喝下了约750毫升的白酒,之后昏睡不醒。小伙子认为她不过是喝多了而已,睡一觉就会好的。没料到女孩整整一晚上也没醒来,到了清晨,小伙子赶紧叫车把她送进了医院。女孩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女孩最终也没有逃脱死神的魔爪。

  在生活中人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喝醉了,回家后睡上一觉,第二天酒也就醒了。可是在这个女孩身上为什么会发生悲剧呢?

  1斤白酒就可以致死

  首先患者中毒量大。据资料表明,成人酒精中毒的致死量是:纯酒精250~500毫升。如果白酒的酒精浓度以50%计算的话,那么约500毫升白酒就可以致死。而女孩喝下了750毫升的白酒,远远超过致死量了。

  其次醒酒不当。如果患者清醒时,让患者喝一些食醋,可能会起到醒酒的作用。但是在昏迷状态下,强行灌醋会使食醋进入气管。醋不仅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损害作用,而且会造成吸入性肺炎,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再加上坏死性胰腺炎这些严重并发症,就为以后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创造了条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为40%~70%。

  最后女孩终因酒精摄入过多引发诸多并发症。除了严重的醉酒可以直接导致呼吸中枢的抑制,引起呼吸停止以外,该病人并发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都是非常凶险、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除此以外,醉酒还可以诱发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严重并发症。

  重度醉酒要尽快送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醉酒者非常常见。怎样才能判断一个醉酒者的严重程度?什么样的醉酒者需要紧急送医院治疗?

  一般情况下,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兴奋期,表现为眼部充血,颜面潮红,头晕,人有欢快感,言语增多,自控力减低。

  第二阶段为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身体失去平衡。

  第三阶段为昏睡期,表现为沉睡不醒,颜面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脉搏加快且细弱,呼吸减慢,甚至陷入深昏迷,以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根据以上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把醉酒的严重程度分为三度,即轻度、中度和重度。

  对于轻度中毒者,我们可以让其喝些水果汁、白开水等帮助醒酒,然后让其卧床休息或睡眠。注意要侧卧或者是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在其睡眠过程中,最好有人在一旁进行看护,以防不测。因为曾经有醉酒病人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呕吐而导致窒息、死亡的惨痛教训。

  对于中度中毒者,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减少酒精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送医院治疗还是必需的。

  醉酒者死亡多因并发症

  醉酒者一旦出现重症中毒表现,出现了不能唤醒、呼吸异常、面色苍白或口唇发紫、皮肤湿冷、手足发凉、脉搏细速、瞳孔散大等,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需紧急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另外,平时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病的醉酒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因其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并发症往往是引起醉酒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关于“醉酒”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吃肉打底,能保护胃壁,不易醉

  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只会迟些醉,并非不易醉。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会令人容易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误区二﹕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

  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分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脏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误区三﹕酒量和身材、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摄入同等数量酒精时,胖人和高个儿的人由于体内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相对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于对酒精的吸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个人基因、新陈代谢率、正服用的药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单靠身材、性别来判断。

  误区四﹕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会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酒精依赖肝脏代谢,长期摄入大量酒精,会令肝脏负荷过重,产生病理变化,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生育能力,诱发中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更增加致癌风险。

  误区五﹕喝酒御寒暖身

  饮酒后,血管受酒精刺激扩张变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带来暖意,但这只是一时假象:短暂温暖过后,由于血管无法及时收缩,反而会加快身体散热速度,令人感觉更冷。

  误区六﹕酒精是兴奋剂,一醉解千愁

  酒精其实是压抑剂,会麻痹大脑中枢神经,降低自控能力,令醉酒者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如大吵大闹,所以给人的错觉是兴奋、情绪高涨。不过,随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会逐渐产生各种不适,反而令人更加抑郁沮丧。

  误区七﹕平躺睡一觉就能醒酒

  醉酒的人常会呕吐,如果平躺,呕吐物会倒流入气道,阻塞气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须让醉酒者侧睡,以便使呕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也不要让醉酒者单独在陌生环境中休息,如KTV、酒吧等,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八﹕冷水澡、热咖啡或浓茶,均有助醒酒

  冷水澡及热咖啡,或许会令人短暂恢复清醒,却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浓度。而咖啡及浓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均有利尿的功效,会刺激身体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于稀释酒精。

  (实习编辑:梁慧仪)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