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地域差异

  人们在交流中存在语言差异,饮食差异等,那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催生出了不同的地域性生活习惯,但在我国一个个癌症村的出现让我们不由得想,癌症的发病也存在着地域的差异?

  中国癌症登记中心公布了2013年的中国癌症登记年报,数据显示,很多癌症的发生都呈现出了地域性差异,如甘肃、青海、上海、江苏等地胃癌高发;食管癌高死亡率主要在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东北等地。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搬离了癌症高发地就能够保我们平安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地理环境并不是我们健康受到威胁最重要的因素,隐藏在地理环境背后的人为因素才是导致癌症发病存在地域性差异的罪魁祸首。人为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环境污染物等,这些都可能诱发癌症的发生。

  生活习惯滋生的癌症

  住在同一屋檐下都可产生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更何况我们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更是存在不计其数的生活习惯,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会结出不同的生命果实,但有时也会滋生出让人恐惧的癌症。饮食结构的不同,如有人习惯摄入大量的脂肪而不喜欢任何纤维素,有人喜欢高热量的食物而拒绝瓜果蔬菜,具体来讲,喜欢高热量、高脂肪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就高,如果经常吃槟榔还会增加口腔癌的发病率。

  工作环境中的致癌因素

  工作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致癌因素,像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就很容易引起疾病。一些长期接触苯的人会增加患白血病的几率;市场接触到大量烟尘的人可能会患阴囊癌;从事生产工作而接触砷、石棉的会增加肺癌的患病率。如果某一地区有很多人集中从事这样的行业,那么癌症的发病率也会因此表现出地域差异。

  环境污染是致癌的重要因素

  环境污染是癌症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201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大气污染列为1类致癌物,肺癌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有空气污染造成的,可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不仅空气污染,如果存在谁污染、田地污染,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些所谓的"癌症村"的出现就与此密切相关。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而化之谈论癌症的地域差异并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以地域性差异的为线索,进一步发现背后隐藏的风险因素,这才是我们关注度的重点。找到原因,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预防。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黄帝内经》里就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辟论述,提出了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

  我们还是幸运的,癌症地域性差异背后的风险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有时只需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有正确的预防手段,就可以避免癌症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