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作用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妇女癌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其死亡率为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全球每年大约有50万新增病例,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低,医务人员及普通老百姓的预防保健意识不强,宫颈癌筛查未能普及;再加上宫颈癌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所以在发现时有80%的患者已是中晚期癌了,其治疗效果较差。

  在我国,由于女性对宫颈疾病的忽视,致使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们对性生活态度的改变,HPV病毒感染增加,使原本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的宫颈癌,如今也盯上了年轻女性,20岁左右的患者约占发病率的5%。

  目前认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此外影响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因素还有性生活过早(18岁以前),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性伴有宫颈癌性伴;HIV感染者;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吸烟、毒瘾者;低社会经济阶层等。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其在以局部生长为主的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宫颈癌发展缓慢,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包括肿瘤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淋巴血管间隙的侵犯等。在治疗上以局部治疗为主,盆腔因部位特殊,使中晚期肿瘤手术和放疗后病灶易残留及局部复发。近年来,介入技术在以下宫颈癌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1.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以鳞癌为主,且大多对顺铂敏感,而顺铂呈剂量依赖性,也就是说剂量越大,疗效越好,介入治疗(局部动脉灌注化疗)使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大大高于静脉化疗。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介入治疗的肿瘤缩小率与肿瘤缓解情况明显优于静脉化疗;与静脉化疗相比,术前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预后不良因素(如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卵巢转移)的发生率;术前介入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脉化疗。

  2.宫颈晚期癌、复发癌与难控制癌的姑息治疗。一般认为,通过盆腔动脉大剂量灌注化疗对出现在盆腔的癌灶有较好疗效,且明显优于静脉给药者。对经手术和放疗后复发的病例,由于手术及放疗后盆腔局部的血运较差,全身化疗药物进入局部区域浓度较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可直接增加局部区域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近年来,粒子植入、射频、冷冻等介入微创技术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粒子植入其操作简单、安全,非常适合无法手术、且已接受足量放化疗的恶性肿瘤。

  3.宫颈癌出血的栓塞治疗。宫颈癌大出血可能发生于治疗前及治疗中的任何时期,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急诊行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