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生存率差异

最近,研究者Sant等人的EUROCARE-5的试验结果显示:过去十年里,欧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期有所提高;在中国,除了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是巨大负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发生率及死亡率都相对较低。

根据2012年全球癌症报告,中国的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6.7/10万人、6.3/10万人和1.3/10万人,这要比欧洲患者低很多。中国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预后要比欧洲患者糟糕。中国50岁以上男性患者的白血病死亡风险很高。中国白血病患者的死亡率是0.54,而欧洲是0.15。

2003年,原卫生部发布了中国癌症预防控制方案,这也说明癌症带来的负担在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流行程度和发生率较低,国家在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上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疏忽间接限制了医保支出,导致医疗保险的支持相对较低。因此,只有少数医疗机构会专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从事该领域的医生专家也很稀缺,而农村地区的情况更加糟糕。

此前,医疗体系没有涵盖利妥昔单抗,致使许多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没有能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直到2012年,国家医保药物项目才纳入该药物;直到2013年,我国的一些省市才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伊马替尼药物列入医保。这些政策上的改变也间接提高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关推荐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精一)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精一)
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块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Eisai)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Eisai)
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剂;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转移因子胶囊(金花)
转移因子胶囊(金花)
临床可用于用于某些抗生物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感染和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于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急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一定的疗效)。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万通)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万通)
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