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容颜,有的人做美容、甚至不惜金钱海外代购,一掷千金;有的人偏爱手部护理,定期保养、做手膜……相比人们在脸和手上的付出,双脚就显得惨了很多,它就像是一个“苦力”,虽其貌不扬,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的所有活动,还支撑着人体全身的重量。
数据显示,人的双脚一生平均要走12.5万公里,每走一步要承受3~5倍的体重。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角色,却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人不仅不爱护它,就连基本的护理、泡脚都很难做到。
我国脚病发病率高,临床数据与调查数据基本吻合。一方面,人们平时往往不注重脚部的卫生与护理,不洗脚、一双鞋袜穿好几天也不换一次;有的女士更是为了美丽,穿又高又紧的高跟鞋,脚在狭小而变形的空间中得不到应有的放松,从而导致足癣、过敏、高弓足、足底筋膜炎等表层疾病。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表面看似轻微的脚部疾病,背后却隐藏着内在疾病,遗憾的是,由于人们缺乏脚部保健意识,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知道。
人的脚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100多条肌腱肌肉以及很多联系心脏、大脑、脊椎的神经和血管,其外在表现的不同寻常,都可能是身体敲响的警钟。
十大脚部症状别忽视
1
脚干
当心血液循环障碍。脚部皮肤干燥的罪魁祸首不仅仅是脚癣或过敏,很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所致,使脚部无法接收足够的供血。
2
脚伤难愈
顽固的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预警信号之一,其关键原因是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神经受损,削弱出汗功能和愈合能力,导致“糖尿病足”,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感染甚至截肢。
3
脚总是感觉冰凉
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主力干将,其分泌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出现异常,身体产生热量的能力大受影响,致使手脚冰凉。
4
麻木
麻木多与神经病变有关,如果你的脚时常出现麻木感,这可能是由于足部、脚踝或后背的神经萎缩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短暂发麻可能是鞋子太紧造成的,不必担心。
5
脚抽筋
脱水通常会导致肌肉痉挛,同时,缺乏钾、镁和钙元素等营养元素也会导致痉挛。
6
跟痛症
警惕足底筋膜炎、跟骨高压症。起床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脚后跟的底部出现剧烈疼痛。行走数步稍缓解,随后疼痛又加重。穿太紧、太旧的鞋、人字拖等都会加重症状。
7
大脚趾突然增大
关节上突然发作的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这可能是痛风、关节炎、感染和外伤所致。
8
脚部有黑痣
黑色素瘤可能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脚趾,所以检查皮肤时不要漏过双脚,一旦有不明原因的黑痣出现,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
9
脚趾甲发黄
真菌感染容易导致脚趾甲变黄增厚;此外,患有呼吸道疾病、淋巴水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导致脚趾甲发黄。
10
脚踝肿胀
当心肾病。肾脏有筛选营养素的作用,一旦工作失常,体液就难以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浮肿,脚部肿胀最为明显。
黑色素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起初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
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多数恶性黑色素瘤均起源于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恶性黑色素瘤在儿童中很少见,但可源于出生即有的非常巨大的色素痣。
晕痣通常会自行消失但在极少数病例会成为黑色素瘤。虽然怀孕期易罹患黑色素瘤,但妊娠并不增加色素痣恶变为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在怀孕期间,痣的形状和大小常有变化。
以下危险信号提示色素痣恶变:
大小改变,颜色改变,变红,变白,变蓝,特别是色素沉着区向周围正常皮肤扩散;表面特征改变,质地形状的改变;尤其是痣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可能有出血,溃疡,瘙痒或疼痛等表现。
颜色:杂色为恶性病变的信号。雀斑型和表浅蔓延型常在棕色或黑色中参杂红色、白色或蓝色,其中尤以蓝色更为不好。
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
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鳞形片状脱屑,时有渗血、渗液,可高出皮面。
病灶周围皮肤: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皮肤光泽或变成白色、灰色。
感觉异常:局部发痒、灼痛或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