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显示,肺癌中可手术病例仅占全部肺癌病例的20%-30%,约30%-40%的患者在确诊时为局部晚期,40%的患者确诊时发现有远处转移。
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做为放疗领域中最为前沿和尖端的质子治疗技术又能够给肺癌治疗带来哪些进展和帮助?港安健康搜集了目前相关的研究和临床成果,以供参考。
1、哪些肺癌适合质子治疗?
相对于头颈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肝部的肿瘤等,肺部的质子治疗没有引发太多关注的原因是,肺癌的治疗目前还有手术等办法,普通放疗中适形调强的对肺部肿瘤也是可以治疗的,质子治疗的好处是比其他的治疗损伤更新,预后更好。
但是有一种情况,比如说适形调强对心脏影响比较大,或者非小细胞肺癌,到了3B期,以往规范中不具备手术指征,放疗也没有效果时,质子的治疗就凸显了价值,特别是肺癌出现的淋巴结的转移,尤其是高位的淋巴结转移时。
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高
对于小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小的照射野,大分割剂量治疗可以得到很高的局部控制率。LomaLinda大学治疗了66例病人,5.1-6.0CGE/次,10次治疗总剂量51-60CGE。3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T1期为87%,T2期为49%。(来源:放射肿瘤学第二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质子治疗肺癌的临床成果
1983年~2000年期间,日本筑波大学针对51例非小细胞癌患者(NSCLC)实施了质子治疗。其中Ⅰ期有28例,9例Ⅱ期,8例Ⅲ期,1例Ⅳ期以及5例复发患者。
全部患者当中,有33例鳞状细胞癌,17例腺癌,1例大细胞癌。平均单次照射剂量为3.0Gy(范围:2.0~6.0Gy),总剂量为76.0Gy(范围:49.0~93.0Gy)。
全部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为29%,9例I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19例I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6%(IAvsIB:p<0.05)。照射野内的5年局部控制率为:IA期、IB期分别为89%、39%(IA期患者预后良好)。其中47例患者(92%)有1级或以下的急性肺部放射毒性反应,3例处于2级,1例处于3级,未出现4级以及以上的并发症。目前,该组患者未发现有远期损伤。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早期患者,质子线治疗不仅安全,而且非常有效。与X射线的定位照射以及三维照射相比,今后还需进一步通过临床研究来明确质子线治疗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