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肝病的认识与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消化功能紊乱,低热,乏力,进行性贫血等,晚期患者出现恶病质、黄疸和腹水等。据此,对应中医相关文献,肝癌与中医古籍中的积聚癥瘕密切相关。

  从中医古籍中,可以发现一些类似有癌征候的描述。在中医最早的一些书籍中,描述一种叫"息贲"的病,它的征候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还有一处叫"肥气"的病,也是"在胁下,若覆杯"。很可能都是描写肝区的肿块。

  至于肝癌常见的其他症状,像黄疸、腹水,中医书中也早有描述。黄疸都归于"黄疸门"中,腹水则称为鼓胀。

  中医历代的书籍中,还有一些医案,也很像肝癌。大约在元代,十三世纪时,有一位名医叫罗天益,他治疗过一位病人。"病积",也就是有腹部肿块的意思。症候是"脐左连胁如覆杯",有一个较大的腹块。"腹胀如鼓,有青络脉,喘不能卧",指出腹水很多,已经不能睡平,腹壁可见明显的静脉。"自利完谷",腹泻得厉害。"日晡潮热、夜有盗汗",很像肿瘤热。肝癌的肿瘤热,常见的就是下午发热,夜间大汗出。

  再举一个例子。清代雍正、乾隆时一位医生,叫陈士铎,他记载了一个病例。病情是"胁痛之极,手按痛处不可忍",还有"两胁胀满"、"发寒、发热"。他称这种病叫"肝痛",认为是"肝叶生疮"。当然,都没有病理,那时候也不会有。事实上,原发性肝癌没有经过探查而要有病理证实,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的事。

  那中国国代治疗肝病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呢?

  《金匮要略》论黄疸病因谓: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张氏医通》谓: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诸病源候论》所谓寒温失节……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人即柴瘦,腹转大是也。虽然肝癌的病因为从湿得之,湿热伤脾,寒温失节,食饮不消,但能否发病则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如《医宗必读·积聚》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痰瘀相互,形成痞块,乃致肝癌。《景岳全书》谓: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的人,多有积聚之病。《诸病源候论》强调: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藏之气所为也。《活法机要》指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

  在现代治疗肝癌中,我国古代的一些治疗肝病的思想与病理机制现在在临床中还有应用。

  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最大区别之一。祖国医学认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即使因相同的病因而致病,其在人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也是不相同的,特别是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更大。所以,与之相应的处方用药也应该是不相同的。单一的药物显然不能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证型,从而导致疗效欠佳或疗效欠稳固。中医治疗倡导个体化,在重视治病外因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差异(内因),因此受到满意的疗效。

  中医治疗疾病,并不是单纯的服用中药,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接受中医的养生理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与患者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完整的中医治疗,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一系列适宜的修养方法,即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促使疾病痊愈。

  中医治疗,副作用小,肝脏是人体的一个代谢器官,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激素、胆红素、药物及其他毒物均在肝脏内完成,肝脏还能合成胆汁,合成消化酶,,堪称人体的"化工厂"原生的植物和动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称的上是地道的"绿色疗法"。中医治疗所用的中药,全部来源于大自然。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肝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