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的临床分型及相关症状

  癌症是人类的一大死亡杀手。肝细胞癌是其中的一种。那么肝细胞癌都有哪些临床分析和典型症状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肝细胞癌和肝癌的关系。

  肝癌在我国为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列恶性肿瘤第五位。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性肝癌及一些少见类型,其中以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

  是什么:肝细胞癌(英文缩写:HCC)

  肝细胞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五类:①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②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③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cm;④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cm之间;⑤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cm,边界清楚。

  肝细胞癌按组织排列方式及细胞特征亦可分为五类:(1)梁状型:为HCC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2)假腺样和腺泡状型;(3)致密(实性)型;(4)硬化型;(5)其他类型:紫癜样、菊型团样、自发性坏死及伴其他不同类型的肿瘤成分。

  肝细胞癌的临床分型

  ①单纯型:病理有肝硬变病变,临床并无明显肝硬变表现。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②肝硬变型: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有肝硬变表现。

  ③肝炎型:发生于活动性肝硬变的病人,ALT显着增高,可有黄疸和发热。

  肝细胞癌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有之,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多在肿瘤的位置,疼痛是由于肿瘤增长快速,拉紧局部肝包膜所致;如生长缓慢,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如侵犯横膈,可放射右肩。如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和血液流入腹腔时,可突然引起腹部剧痛,同时有腹膜刺激症状。

  肝肿大:肝进行性肿大,不仅下向腹腔,且上向胸腔。表面有硬而不规则的结节或巨块,可无压痛或有难以忍受的压痛。肝癌突出在右肋缘下或剑突下时,上腹部呈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肿位于横膈面,有横膈抬高而下缘可大肿大。因肿瘤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有时可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听到风样血管杂音。

  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常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少数由于肿瘤压迫、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癌组织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少有深度黄疸。

 

  肝硬变征状: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枝循环形成等。

  腹水:约半数病人有之。由于门脉高压,门脉瘤栓亦可参与。蛋白含量高。可发现恶性细胞,须与腹膜细胞鉴别。可为血染,癌肿破裂引起血腹,可隐袭性发生或作为一种急腹症。

  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发热、食欲不振、疲乏、营养不良、进行性消瘦和恶病质等。

  伴癌综合症:可有血液、内分泌、代谢等多方面的表现,但仅少数病人有之。以低血糖症和红细胞增多症较多见,还有高血钙、高血脂等,对肝肿大且伴有这类表现的病人,应警惕肝细胞癌的存在。

  高血钙可由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肝细胞癌中可含有甲状旁腺素样物质,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

  低血糖可见于30%的病人,常是迅速进展的低分化性肿瘤,可能由于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高额需求,少数由于获得性糖原贮积病,肿瘤及其邻近组织糖原增加而葡萄糖—6—磷酸酯酶(G6PT)和磷酸化酶减少。后一情况即使用大量糖亦较难控制。

  高血脂少见,但有约1/3病人即使低胆固醇饮食,血清胆固醇水平亦可增高。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由于肿瘤产生甲状腺刺激素。

  对于以上这些症状,均是肝细胞癌的临床时所发生的。加深对其足够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做好预防措施。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肝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