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床,医学上称“儿童夜遗尿”,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
据统计,约16%的5岁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并且有2%-3%左右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儿童夜遗尿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普遍存在疾病认知度低,就诊率低,诊疗不规范的情况。有人说,孩子尿床是在床单上作画。可是,尿床的真相可没这么浪漫!
尿床的伤害堪比父母离异和吵架
长期受夜遗尿问题困扰的孩子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会受损,严重者其生理及心理发育都会受影响!“尿床”对孩子伤害有多深?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著名儿童肾脏病专家毛建华教授说过一个案例,有对父母半夜看到卫生间的灯亮着,他们起床推开卫生间门,然而走进去却发现空无一人,只看到一个放着床单的脸盆;原来孩子因为尿床怕再次被父母责骂,自己半夜偷偷洗床单,听到父母起床不知如何是好,而躲到了浴室门后面瑟瑟发抖。
听了这个“半夜洗床单”的故事,着实让人为孩子心疼。很多孩子对于尿床觉得非常非常的羞愧,(要知道,羞愧在人类能量等级中排名最低,其负面力量比仇恨还要大)。有的孩子拒绝参与学校过夜活动,以免被同学嘲笑。夜遗尿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甚是巨大,很多患有夜遗尿的孩子身高和大脑发育都要迟于同龄人,且伴有社交恐惧。
“你无法想象尿床的孩子有多痛苦。”曾有一位医生如是说道。
“尿床”成因有哪些?
儿童夜遗尿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目前国际上最为认可的说法是:孩子夜间尿量的产生超过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时孩子不能从睡眠中醒过来。最重要的原因概括起来有:
●原因1:缺乏一种化学物质,叫做“抗利尿激素”。这种物质在晚上会分泌得更多,告诉肾脏少产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这种物质,膀胱也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
●原因2: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他/她整晚的尿液。
●原因3: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把孩子叫醒起来上厕所,那膀胱就会自己排尿,这样就发生了尿床。
●原因4:如果不是经常排便的话,粪便会积压并压迫膀胱,这样膀胱就很难把尿“憋”住,留在膀胱里。
●原因5:有时候,如果孩子在睡前喝了太多的某种特定的饮料,也会引起尿床。
尿床到底要不要治?长期会造成身心伤害
夜遗尿在6-7岁的孩子中发病率最高,遗尿患儿多数可在发病数年后自愈,也有部分会延续到成年。很多人认为孩子长大后遗尿情况会改善,因此会采取“拖延”战术,却不知道长期的遗尿不治,给孩子带来的巨大身心伤害。因而很多孩子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身心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临床上,儿童夜遗尿其实是一种常见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记录排尿日记,排除日间症状和合并症因素而确诊的单症状性夜遗尿,大多可得到很好的治疗。因此即使发现孩子可能患有夜遗尿也无需过度紧张,及时就医是关键。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经历这样的问题,您要做的是:
●请不要责怪孩子,要了解尿床不是孩子的错,他真的不是故意调皮。
●带他及早就诊,孩子应该且能够得到妥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