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水”是地球上最简单的物质
只要洁净就好
没什么营养价值
但也有人说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
没有了水
人会活不下去
人不吃饭
能饿个7天左右
人不喝水
最多只能坚持3天而已
喝水,不是一个简单的举动;每一次喝水,其实都是在延续生命。
而且,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有一个时刻必须喝水,因为它可以“救命”。
睡前一杯水,防心梗!
白天,身体活动较多,水分蒸发较多,但是人们会主动喝水,补充了水分。
夜晚,身体活动较少,但是水分依然在蒸发,只不过没白天那么多。
却很少人在夜晚主动喝水!
有研究显示,人体每晚平均消耗450毫升水。
当身体水分不断被消耗,却迟迟没有新的水源补充进来时,血液粘稠度会增加。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可能有致命的风险!
半夜到清晨的一段时间,是血液最粘稠的时候,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不少专家都建议:
睡前适量补充水分,有助于预防心梗!是老年人的夜间“救命水”。
那应该喝什么水?
答:最好是凉白开。
什么时候喝?
答:睡前一小时。
喝多少?
答:100毫升左右,即大概半杯。
提醒:如果半夜起床夜尿的话,排尿后身体又处于缺水状态了,这时候也可以喝点水,补充一下水分;但没有起夜的话,就不需要喝。
睡前喝水能“救命”
白天喝水能“防病”
但可惜
90%的人不会喝水
且喝水无规律
一项关于国人饮水情况的调查显示:
65.9%的人→渴了才喝水
17.5%的人→不喝水,只喝饮料
11.6%的人→喝水很随意,无规律
4.7%的人→定时定量,规律喝水
0.3%的人→其他
如果,人的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会发生什么事情?
脱水1%
就会感觉口渴,机能开始受影响
脱水2%
感到压抑、胃口受影响
脱水超过10%
小心分分钟没命......
当然,日常生活中,但凡有一点点求生欲的人,口渴了就会找水喝。
因此不会出现有人硬生生让自己渴到脱水10%以上,甚至危及生命的。
最多的情况,就是轻度脱水,1%~4%的那种。
结合大量研究来看,长期处于脱水状态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1、血栓
不是只有夜晚才有形成血栓的危险,而是只要身体脱水严重,都可能存在诱发血栓的风险;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处于长期缺水状态下的话,风险更高。
2、便秘
身体缺水,大肠会吸收大便中的水分,于是大便会变得很干燥,导致排便不畅,诱发便秘。
3、结石
通常来说,喝水少,排尿的次数就少;尿液浓缩,晶体盐类容易产生沉淀,形成泌尿结石。
4、痛风
痛风的本质就是高尿酸血症。尿酸可以溶解在尿液中,多喝水,有利于促进排尿,即可以排出更多尿酸。
当然,还有其他疾病......此处就不一一说明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喝水”这件小事儿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版》推荐:成年人每天喝水1.5L~1.7L。
“在口渴之前,主动喝水!”才是最健康的喝水习惯。
两个时刻,定时喝水!
早上起床后一杯水,补充夜间身体流失的水分;
晚上睡觉前一杯水,预防夜间身体脱水而引发突发疾病。
三个时刻,尽量多喝水!
吹空调的时候,身体水分蒸发较多,应多喝水;
运动过后,水分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应多喝水;
感冒发烧时,身体免疫系统负担大,急需补充大量水分,应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