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肺癌,大家肯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个被冠以“癌症之王”的疾病,绝对称得上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185个国家中,肺癌已导致约180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8.4%。其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女性肺癌发病也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国家女性癌症死亡主要原因。
数据如此触目惊心,但肯定有人还在暗自思忖“肺癌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吸烟!”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只能说你太单纯,你以为不吸烟肺癌就奈何不了你?
要知道,相比西欧国家,中国女性吸烟率实则很低,但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位居前列。这是因为,除了吸烟之外,空气污染甚至厨房油烟,都是引发肺癌的潜在因素。
危险因素如此之多,以至于人们在空气污染指数面前瑟瑟发抖,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护住自己的肺。可即使如此,每年仍有许多人没能逃脱肺癌的魔掌。
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AI在医疗领域的广泛运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各类癌症进行高效、精准的早期诊断与筛查已成为可能。
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显示,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电脑程序,它可以分析病人肺部肿瘤的影像,指定癌症类型,甚至识别驱动异常细胞成长的改变基因。
这种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以73%至86%的精确度确定人体细胞中是否存在与肺癌相关的6种基因异常版本,并根据这种基因异常带来的变化为自动化分析提供视觉线索,进而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延迟癌症治疗从来都不是好事。”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佩尔默特癌症中心病理学系副教授、资深研究作者亚里士多德利斯·齐里哥斯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人工智能方法将能够立即确定癌症亚型和变异特征,从而使患者更快地开始靶向治疗。"
同时,为了让这项程序变得更加智能,该研究小组还对其进行了“技术培训”。
他们不仅为它设计了统计技术,令它有能力“学习”如何更好地完成一项任务,还训练了一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Google的Inception v3,来分析从癌症基因组图谱(一个包含已确定癌症诊断图像的数据库)中获得的幻灯片图像,使研究人员以此衡量这项程序被训练的情况,以便准确和自动地对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进行分类。
下一步,研究小组计划继续用数据训练这项AI程序,直到它能够以超过90%的准确率确定特定癌症中哪些基因发生了突变,届时他们将开始寻求政府批准来临床使用这项技术,并进行几种癌症的诊断。
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癌症患者可以得到越来越及时的诊断,进而把癌症扼杀在摇篮中,降低癌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