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补肾方,其实只治一类人

 这里有一味药,能让你的肾脏充满活力,身体倍棒儿,爬七楼不喘气,腰不酸背不痛腿不抽筋,还能让你那啥也精神抖擞,你要不要吃?放心,不是新盖中钙。

 
“补肾壮阳”药吃多了,死得很尴尬
 
据《清异录》记载,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妻妾成群,纵欲过度,那里便渐渐不行了。但是文人风流,怎能自甘下风?于是,壮阳药就成了他的日常所需之一。
 
麻烦的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一不小心吃多了,对身体害处极大。所幸有过来人给韩愈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吃鸡肉,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这也算操碎了心。
 
刚开始吃这药时,韩愈确实因此振奋了一阵子。但可悲的是,还没来得及迎来“人生巅峰”的韩愈,不久后就因为吃多了这药而病倒在床不治而亡了。
 
所以说,名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得了尴尬病不要紧,闹得人尽皆知就更尴尬了,要是还因为尴尬病而尴尬离世,而且“英伟事迹”家喻户晓,那···幸亏人死如灯灭,否则定要从棺材里爬起来。
 
不过好在韩愈不是一个人,自古以来就不乏有此种需求和不幸为此丧命的人。
 
《飞燕外传》记载,汉成帝刘骜(ào )纵欲过度腰直不起来,赵飞燕从家藏记载房中术的“彭祖分脉”一书中找到配制春药的秘技,将制好的慎卹膏(疑为“五石散”)献给刘骜。吃了这药可以数幸不倒,于是刘骜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我大汉朝女子是真豪杰)
 
终于在某个花好月圆夜,喝醉了酒的赵合德一个不小心喂了七颗慎卹膏给刘骜。这药原本是一次吃一颗,结果刘骜浑身滚烫,精液狂泻暴毙而亡。(《野史》称其“精泄如泉,暴毙而亡”。)
 
野史记载也许夸大其词,甚至可能只是作者的脑补,但“五石散”这种东西用过的人可不少。
 
所以“补肾”“壮阳”前,心里得多掂量掂量。首先,你得清楚这些事:
 
补肾等于壮阳?
 
并非如此。

壮阳药真的能壮阳?
 
通过多吃壮阳药来改善性功能,可能会让你暂时雄起,但长期服用不仅不会让你更棒,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特别是,如果你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引起的性功能障碍,长期服用壮阳药,会加重高血压病程,严重者会有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潜在危险。
 
补肾药真的能补肾?
 
譬如,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真是万能补肾药?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主骨”、“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
 
那么,吃“六味地黄丸”可以解决一切因肾而起的问题?
 
不行。
 
补肾前第一件事:了解你的肾
 
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中医讲辨证论治,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多了什么去掉什么?平衡体内的阴阳虚实。
 
*肾阴虚
 
症状: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阳强易举、精泄梦遗、经少经闭、形体消瘦、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肾阳虚
 
症状: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浮肿、腰以下为甚、面色黧黑无光泽、畏寒肢冷、下肢为甚、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
 
六味地黄丸只管肾阴虚!
 
六味地黄丸本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后来经过宋代儿科创始人钱乙的删减和修改,最终形成了仅有6味中药组成的——六味地黄丸,并记载于《小儿药证直诀》。
 
你没看错!六味地黄丸最早是儿科用药,专治小儿发育不良!
 
但宋代以后的许多医家实践发现,这个方子中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何止可用于小儿,简直就是治疗成人肾阴虚的仙丹!
 
但喜欢做保健的朋友们可得看仔细了,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肾阴虚!肾阳虚的人并不适用。
 
所以,想补肾可别慌,服用药物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保险起见,还是先去医院,请医生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吃这类药,再看准药物成分和生产厂家。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