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假日心脏综合征”找上门!

什么是“假日心脏综合征”?
所谓“假日心脏综合征”是指短期过量饮酒后,出现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综合征,多发生在节假日期间,并因此得名。

“假日心脏综合征”在1978年由PhilipEttinger医生首先发现,Ettinger医生观察到,平日就有规律饮酒习惯的心脏健康的人,在周末或假日期间短期大量饮酒后多发心律失常,随着酒精被身体代谢掉,心律失常也很快消失。

随后的医学研究发现,无论平日是否有饮酒习惯,无论是否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短期过量饮酒都会引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颤,多在停酒后24小时内消失。

此外,吃得太多、劳累、睡眠不足、咖啡或功能性饮料会协同饮酒诱发心律失常。

酒精是如何引起心律失常的?

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医学研究提示,酒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引起心律失常。

酒精直接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负责正常心律的心电系统),引起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工作异常;

酒精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酒精升高血液中脂肪酸的水平,后者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酒精的主要代谢产物——乙醛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会出现哪些不适?

心慌是“假日心脏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心脏快蹦出来了”是很多病人的感觉,心慌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持续的。此外,还可能出现晕厥、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孙宝贵院长表示。

如何防治?

预防“假日心脏综合征”首先一定是不要过量饮酒,尤其是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女性一天饮酒量不要超过1份(大概相当于啤酒300ml或红酒100ml或白酒30ml),男性一天饮酒量不要超过2份。平时没有饮酒习惯的人最好不喝,喝得话意思意思就好。

如果不可避免的“被”多喝了点,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吃太饱,吃完就离开饭桌是避免多吃的一个好办法;

避免过度劳累;

多喝水;

不要喝咖啡、茶或红牛等功能性饮料。

心脏专家乔晨晖教授提醒,饮酒后出现心慌要及时就诊,通常,在酒精代谢清除后心律失常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心率太快,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这就需要药物或其他方法控制心率。“假日心脏综合征”引起的心律失常是良性的,如果能避免过量饮酒,常不会再发作,因此在心律失常消失后通常不需要长期或进一步治疗。

如何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1.预防诱因

患有心律失常的人一般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诱因,我们可以通过避免这些诱导因素,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吸烟、过度紧张、暴饮暴食、消化不良、过度疲劳、酗酒、感冒发烧、食盐过多、血钾等,只要避免这些诱因,比用药更可靠。

2.情绪稳定

患有心律失常的人最怕情绪过于紧张,所以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冷静,不计较小事,不生闷气,对人对事要有良好的心态,不看刺激的电视。

3.自我监测
在心律失常出现某些征兆时,最早知道的就是病人自己,所以要做好一些相应的措施,就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患有心房纤颤的人,发病的征兆就是出现心悸,在这时就可以服用一些安定片,避免发病。

4.合理用药

病人要按医生的吩咐用药,不可自行改变此病用药量,因为那是很危险的,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也可以诱发此病,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

5.定期复查

患有心律失常的人一定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相关项目的复查,医生根据复查结果,可以调整患者的用药,也能对康复情况进行诊断。这也是为何要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的原因。

6.作息合理

患有心律失常的人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睡眠,不要过于劳累,需要适量的运动,但是不要过于剧烈,可以做一些气功、保健操、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水温,时间不要太长;饮食要合理,主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可暴饮暴食,保持大便的畅通,性生活要节制,不喝刺激的饮品,注意天气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的工作。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