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好烫,好像发烧了!快,快拿退烧药过来!”天下父母心,只要发现心肝宝贝体温超过38℃,许多爸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火速到药盒中挖出幼儿退烧药并喂食。然而,小儿科医生提醒并非每一种发烧情况都要用退烧药,有时候适度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不要常对儿童使用退烧药
小儿科主治医生林文贤表示,当人体遭受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后,会引起身体产生发炎反应来抵御。由于发炎反应而导致的发烧,需要产生多余的热量,所以会增加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制造量和心脏输出量,可能加重原本就有严重疾病患者的病况。
这些可能因发烧带来不良后果的特殊病人,包括慢性肺病、有心脏衰竭的心脏病或发绀性心脏病、慢性贫血、糖尿病及其他代谢异常、曾有热痉挛或癫痫患者、孕妇、其他因发烧而有不适症状者,通常建议体温超过38℃就使用药物退烧。
不过,一般发烧对于健康儿童的影响却很有限。很多研究显示,适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以对抗外来病菌。若不当使用退烧药,反而可能因为压抑免疫反应,减少呼吸道病毒被消除的速度,增加动物败血症的死亡率;另外,儿童若常使用退烧药来预防疫苗所引起的发烧,也会降低儿童对疫苗产生抗体的反应。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特别建议,不要常对儿童使用退烧药。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不要常规对儿童使用退烧药。
孩子发烧了
先看年龄再决定处理方式
那么,孩子发烧了,家长该怎么做比较好?林文贤医生建议,6个月龄以下的宝宝,如果有发烧症状,最好带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诊断是什么问题。
大于6个月的宝宝,则可先观察其情况和往常有无不同之处,像是进食量、小便有无症状、逗他会不会笑等,若一切正常,可以不要急着退烧。由于身体的发炎反应会让体温升高,刚开始会有畏寒的感觉,这时可以给宝宝多穿点衣服;等体温渐渐升高,觉得变热了,再适度脱掉衣物,让身体可以散热降温。但,如果察觉宝宝有不正常之处或高烧超过3天,还是要去看医生。
耳温、肛温、口温
哪一种量体温方法较准确?
林文贤医生表示,肛温最接近身体的中心体温,耳温测量时较方便,但比较小的婴儿或体重很轻的新生儿,耳温与中心体温的相关性较差,也不适合量肛温,加上这些宝宝还不会翻身,因此可以考虑腋温或背温。只是,腋温和背温测得的都是体表温度,易受流汗、室温和穿衣服的多寡所影响,量到的温度平均较肛温低。
比较小的婴儿或体重很轻的新生儿,量体温时可考虑量腋温。
而口温容易受到口中食物所影响,建议吃完东西半小时后再测量。虽然口温量到的温度平均也比肛温低,但现在的电子式温度计有可能自动更正成肛温的温度,购买温度计可先询问店家或厂商相关的设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