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大闸蟹代价大~胆结石妇引发急性胆囊炎!

 肉质鲜甜、蟹黄膏肥,大闸蟹的美味风靡老饕客,但最近一名罹患胆结石的45岁郑姓妇人,却因饮食不忌口,在与友人大啖大闸蟹後没多久,因右上腹部竟突然剧烈疼痛被送急诊,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所幸经紧急手术切除胆囊才恢复健康。此情况让医师不禁提醒:“爱吃也要顾命啊!”


大闸蟹的肉质鲜甜、蟹黄膏肥,美味风靡国内外饕客。
 
这名妇人平时爱吃美食,即便半年前已诊断出腹痛原因为胆结石引起,但仍未于第一时间处理,甚至不改大吃大喝的习惯,直到拖到胆囊发炎,必须施行急诊手术后,反而会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幸好,经过医师评估,患者症状仍可透过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加上伤口小、复原快,约2周内即恢复正常饮食。

饭後半小时右上腹疼痛,小心胆结石上身!
 
外科主治医师罗文键表示,胆囊位于肝脏的下方,具帮助消化的功能,因高油脂食物需要较多的胆汁以消化脂肪,因此容易引起胆结石阻塞,若阻塞情形不即时处理,恐使结石侵入胆囊管,使胆汁无法流入肠道。一旦积累胆囊内过久,会造成胆囊发炎,严重时恐引发黄疸败血症和急性胰脏炎等症状,届时恐需剖腹,透过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罹患胆结石的患者一开始不会有特殊症状,除非日常饮食变得油腻或暴饮暴食,才可能会在饭後约半小时出现右上腹疼痛的前兆。若胆结石迟迟不处理,有10%的患者会因结石卡住胆囊管而引发急性胆囊炎,严重者更可能因胆囊破裂造成腹膜炎。
 
罗文键医师表示,近年来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患者趋向年轻化,这些患者的共同点为“运动量少”和“蔬果摄取量低”。
 
年轻人“好胆”越来越少~缺乏运动和蔬果是主因!
 
罗文键医师提醒,随着饮食西化,近年来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患者趋向年轻化,这些患者的共同点为“运动量少”和“蔬果摄取量低”,所以日常预防之道建议应少吃高油脂及高糖的食物,多运动维持正常体重,多摄取纤维质,而且,若右上腹反覆出现疼痛,应尽快赴医检查。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