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今年春节对杨先生来说是如此的不堪。年三十吃完午饭,杨先生就和太太例行去花市,买银柳、盆花想讨些好彩头。在花市行至一半时,杨先生突然觉得右眼眶额骨开始疼痛,他以为是前段时间感冒后鼻窦炎发作引起了头痛,所以也没去理会。回到家后,杨先生滴了些缓解鼻炎的药物,但发现头痛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到晚饭时慢慢发展至不能睁眼、甚至想吐。正当痛苦不堪的杨先生坐立不安、欲奔向医院时,头痛却又神奇般消失了。
第二天下午,又是那个时间,令杨先生恐怖的事发生了,头痛像上了闹钟似毫无征兆定时再次向他袭来,整个过程和前一天一模一样……接着第三天、第四天,头痛不断地被复制着……
“你患的是丛集性头痛。”当医生把诊断结果告诉杨先生时,面对这种从未听说过的疾病,杨先生懵了,此时距他首次发病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10天。
头痛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比如通常讲的血管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还包括一些心因性的头痛,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还有各种神经科的疾病:脑血管病、脑炎、脑肿瘤、脑外伤、脑变性等等都会引起头痛,病人因头痛就诊选择的科室也是五花八门,有看内科、有看心理科的、有看神经科和疼痛科的等等,所以说头痛其实是个很大的专题,但对于如此多的头痛来说,痛得最严重的就是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以前归类于偏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的一种类型。随着近十几年研究的深入,丛集性头痛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
发病有规律、定时发作
丛集性头痛与其他头痛的临床表现完全不同。它的发作一般来说非常有规律,定时发作。这种头痛发作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病人能正常学习工作,但到了一个时间就准时开始发作,疼痛症状难以描述,病人痛不欲生。生过孩子的女病人会描述说比自然生产还要痛很多倍,男病人会说是一生当中从未经历过的痛苦。这些病人发作时外表看不出什么异常,做CT、MRI常规检查也查不出有何异常,一些不太了解此病的医生和病人家属甚至认为病人在装病,或是心理有问题。
笔者曾经就接诊过一个从外地转来被误诊的病人,这个病人最先在其他科室住院,每天半夜两点准时开始头痛,严重时便跪在地上向医生求救,值班医生检查又没发现有什么器质性问题,认为患者可能是癔病或是心理问题。第二天交班时,听了值班医生对这个病人的描述,认为极有可能是丛集性头痛。通过对病人进行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后,用激素等药品为其治疗,3天后这个病人的症状消失,现在已时隔8年多,他的头痛也再未发生。当反复去看头痛都看不好的话,一定要考虑是否是丛集性头痛。
针对丛集性头痛的症状,疼痛多见于一侧眼眶或额颞部,有些病人会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或疼痛侧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状。此时去医院打针、吃药也无济于事,这种形式的疼痛有些病人会持续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没有明确诊断并做相应的治疗,让病情自动发作自然消失,到第二年或者时隔两三年,此种疼痛可能又会在这种时间段重新复发,所以这对病人来说是很恐惧的事情。
避免诱因、健康生活
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方法可以预防此病发生,因为到目前为止丛集性头痛为何会释放致痛物质的原因还不清楚,但压力大、休息不好、饮食不稳定、饮酒等因素容易引发此病。为了避开一些诱发因素,保持心态平衡、禁酒等非常有必要。
明确诊断、正确用药
丛集性头痛可能是组胺等致痛物质引起三叉神经、颈神经等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按照一般的偏头痛用药治疗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医生一定要明确诊断才能正确用药。
针对此病国内外的用药有所区别,国外一线用药为高浓度利多卡因,直接从患者鼻子滴进去给药,通过鼻粘膜吸收起到止痛效果。高浓度利多卡因我国还没有,只有1%低浓度的,但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只能用减少组织胺、五羟色胺释放的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缓释异搏定,这类药在国外属于二线用药。滴鼻药起的是控制疾病发作的作用,而缓释异搏定是起预防的作用,但不能止痛。
三线用药是使用激素,现在对丛集性头痛的治疗就是早期、短时间使用激素,打断致痛物质的释放。此外,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有时会采用一些抗癫痫药物治疗,目的是预防病人头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