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治疗漫谈之七:肾病综合征

  前面已经提到过肾病综合征的特点了,这是一组症状的统称。很多肾病都会以肾病综合征起病,原发性的有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继发性的有紫癜肾、狼疮肾、乙肝肾、糖尿病肾病等。

  肾综作为一组特征鲜明的病症,常常被误解为一种独立病种,往往根据尿常规出现的大量蛋白尿以及身体水肿的情况,就判断为肾病综合征,然后开始进行抗凝、利尿和激素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在治疗方面最大的误区就是,以尿蛋白的抑制情况作为判断标准。由于激素的作用,就是降低肾细胞通透性,从而强行阻止蛋白质漏出,所以利用激素的话,尿蛋白的确会转阴,对于某些激素敏感性体质的患者来说,见效还是相当快的。

  但是,抑制并非治疗,这就是尿蛋白反复出现的原因:一旦激素的效果下降,或者停药之后,肾细胞的通透性会很快恢复,于是尿蛋白又重新出现了。

  经常见到患者从足量激素开始,经过一点一点地减药,眼看胜利在望,结果偶然一次尿检,发现尿蛋白又出现了加号……

  肾综如何治疗呢?除了常规的抗凝、利尿、降脂、抑制蛋白之外,更应该关注免疫复合物的清理和肾细胞缺血状态的改善,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才是肾病治疗的根本。

  前面已经介绍过免疫复合物,清理可以采用西医血液净化的手段,也可以利用中医中药活血通络的作用来实现。目前的误区在于,对于血液的清理,只有在肾病发展到肾衰竭的失代偿期才会进行,甚至成了尿毒症期的唯一治疗手段,但在前期基本不会使用,这就造成了病情的拖延,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改善肾细胞缺血状态也是肾病治疗的重点,这是阻止肾细胞坏死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多医生通过影像检查结果,判断出肾脏血液循环没有淤塞,就不再考虑这一问题。但实际上,凡是肾脏病,都会导致气滞血瘀、瘀滞化毒,这个毒会造成三方面的后果:第一个是过激的免疫炎症反应,第二个是细胞增生,第三个就是缺血缺氧。

  改善缺血状态,我们利用中药来实现。为了避免口服中药造成的胃肠道吸收浪费,我们创新了督灸疗法、督蒸疗法、圈疗疗法、穴位敷贴、中药药浴、中药足浴等多种给药方式,通过拔、排、解等多种方式,解除体内毒邪之患。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