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怎么和尿常规不一致啊?”
肾病患者在院外留尿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别看留取尿液标本很简单,其实里面有门道,一不留神就会出错,导致误诊误治。
今天给大家说下留24小时尿的误区,要注意避免。不多不少,就5项:
误区1:留尿多
医生给患者讲留尿方法的时候,有时比较匆忙,只是说“今天早上6点到明天早上6点的尿”。于是有些患者就把今早6点的尿留起来了。
殊不知今早6点的尿是前一天晚上存储在膀胱的,不能算。如果这也算上,就是24小时+1个夜间的尿量了,这是留尿太多。
所以,在开始留尿的时候,务必要把膀胱内的尿液排干净后,再开始留尿。
误区2:留尿少
留尿太少经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一是排大便时忘了接尿,二是外出时忘了留尿的事。
可能还有其它遗漏留尿的时候,需要注意。
误区3:饮食、运动干扰
尿蛋白的多少,和饮食、运动相关。在留尿期间,保持正常饮食即可,不需要多吃、多喝,也不要减少饮食;可以走路,但不要进行跑步、打球等运动。
误区4:尿液标本污染
盛尿的容器要具备3个条件
1.耐酸耐腐蚀
2.广口易清洗
3.有盖子
有些女性担心白带会增加尿液标本的蛋白成分,于是只接取中段尿。这样是避免了标本污染,但也造成标本不完整,其实在排尿前清洗阴部即可。
误区5:是否加防腐剂
化验尿蛋白,不需要防腐剂(当然使用防腐剂也无碍)
化验某些会分解的激素或代谢产物,需要防腐剂
有部分患者认为,尿液不干净,放那么多个小时肯定会变质,不加防腐剂就浑身不舒服。其实尿液是比较干净的,只要家人不介意,放冰箱里也没问题,甚至喝下去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比如贝爷,又比如在某县级市,喝童子尿成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学研究发现尿液变质很慢,长时间适宜温度下放置才可能会出现细菌,同时也证实这些细菌不影响尿中的蛋白质,也不影响检验。
所以只化验尿蛋白的话,没必要放防腐剂。而如果化验的是某些激素或代谢产物,它们和蛋白质不一样,需要使用防腐剂来防止它们分解。
看似简单的留尿,却有不少容易陷入的误区。不过只要按照以上5个方面来做,掌握窍门,留尿仍是挺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