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一利,必有一弊。肾病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尤其是西药,说明书上几乎都会标上不良反应、副作用。不过咱们患者弄明白它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
发生「药物性水肿」经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钙拮抗剂降压药
发生水肿较多的是名称中带有「地平」的钙拮抗剂,大多表现为腿部水肿,经常静坐的病人发生率比较高,晚间尤为明显。
这类药物常见的有硝苯地平、缓释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西尼地平。
2.激素
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水钠潴留,形成水肿。
3.胰岛素
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周内,可出现颜面部和下肢水肿,称为「胰岛素水肿」。
另外需要知道,高血糖本身也会引起水肿。
4.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物对肾脏的副作用,在于降低肾脏功能。种类繁多,可分成三类:
(1)乙酰水杨酸盐类,包括阿司匹林;
(2)非乙酰基水杨酸盐类,包括水杨酸镁、水杨酸钠、水杨酸胆碱镁、二氟苯水杨酸、双水杨酸酯;
(3)非水杨酸盐类,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氟比洛芬、苯氧基布洛芬、萘普生、萘丁美酮、吡罗昔康、保泰松、双氯灭痛、芬洛芬、酮基布洛芬、酮咯酸、四氯芬那酸、舒林酸、托美丁等。
5.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雌激素会造成肾功能下降和水钠潴留,形成水肿。
医生既然让用药,那就说明用药的好处比副作用要大。如果用药期间发生了水肿,也不必担心,遵医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