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动物肾脏有损于肾脏病患者

  在民间有“吃肾补肾”的说法,认为肾虚的患者特别是有肾脏病的患者应该多吃动物肾脏,以起到补养身体的作用。这种方法原本来自于中医的“以脏补脏”法,即针对人体虚弱有病的脏器采取食用动物内脏的方法来调补之,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现在亦被很多人所推崇,其中不少基层医生把此法作为肾病患者的饮食疗法介绍给患者,结果在无意中加重或诱发了肾脏疾病。

  猪肾以及其他动物肾脏,与人体的肾脏有着相同的功能,即水液代谢及体内代谢废物的排除。在农耕时代,动物的饮食以自然界的天然食物为主,无明显的污染,应该说是绿色食品,对人体有无益处暂且不论,所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故“以脏补脏”在当时的时代可以说是正确的。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养殖业也由个体、分散、小批量的生产发展为集团性工业化的生产,为了使之更快地生长,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了不少促进食欲、促进生长的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正常人来说可以很快被处理掉,但对于肾脏有疾病的人,则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加重尿蛋白、加重肾小管的损伤等。

  由于肾脏是具有排泄作用的器官之一,动物体内的代谢废物以及食入的某些物质也需要从肾脏排出,但其中有些物质经肾小球过滤后,未能从尿中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肾小管,如重金属铬、水银等,人食入动物肾脏后,这些重金属随着食物进入体内经肾小球过滤后,沉积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造成人的肾脏损伤,这是由于环境污染所致,在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避免。

  由于环境污染,动物肾脏中含有水银、铬、铅等重金属,食入后对人的肾脏有损害。

  慢性肾炎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要求低蛋白饮食,因其体内有多种尿毒症毒素抑制脂蛋白活性,导致脂代谢异常,同时这些患者还存在糖代谢异常,糖合成内源性脂肪增多,所以血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对肾脏有很大的影响。猪肾以及其他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导致体内脂代谢异常加重。另外,在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机制中,阴离子静电荷的排斥作用对蛋白质的排出起到了阻挡作用,当大量食入猪肾后,胆固醇所带的阳离子与肾脏本身的阴离子结合,使其屏障作用减退或消失,使蛋白大量溢出,溢出的蛋白质沉积于肾小球,加重了肾小球的硬化,大量的尿蛋白通过肾小管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其超负荷的回吸收引起细胞内一些酶的变化,继发引起肾小管的损伤,造成肾间质纤维化,加重肾功能衰竭。大量进食蛋白,由于代谢障碍,体内尿素氮升高,又可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和其他系统症状。

  因此,肾病患者应避免食用猪肾等动物内脏。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