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据统计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达60%-80%,并且常常难以控制;另外,高血压的发生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高病死率密切相关。因此,MHD高血压的防治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引起MHD高血压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机体容量负荷过重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但部分MHD患者,在充分透析和控制容量之后,仍存在顽固性高血压,即收缩压≥15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或血压的控制明显滞后于全身容量的良好控制,这种现象表明除了容量扩张参与MHD高血压的发生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参与:
1.充分血液透析的MHD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机制:
1.1MHD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1.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3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高血压
1.4血管收缩和舒张因子比例失调
1.5其它因素
1.6透析中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在透析并发症中并不少见,约占血液透析患者的15%左右,并且被认为与不良事件如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发生相关。
2.血液透析充分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的治疗
对于MHD患者高血压,首先正确评估和维持干体重、限制水钠摄入减少透析间期容量增加,充分血液透析以控制过多的细胞外容量和血容量。如果透析充分,容量负荷控制良好后,血压仍难以控制,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内皮素的释放、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方法的调整、改变透析处方及方式等措施来控制和降低高血压。
2.1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MHD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亢进,因此,在血液透析充分控制后,对于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可尝试加用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不被血液透析清除)可明显增强其降压效果。
2.2抗高血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常常被用作透析之外控制血压的辅助治疗。
降压药的分类:钙离子拮抗剂(CCB类:xx地平)、转换酶抑制剂(ARB:xx沙坦和ACEI:xx普利)、B受体阻断剂(倍他乐克、康忻、阿尔马尔)、利尿剂等。这些药物需合理科学搭配使用。其中长期使用ACEI及ARB类药物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大,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2.3内皮素-1的抑制剂
针对ET-1的特异性抑制剂(如阿伏生坦)和非特异性抑制剂(如ACEI和卡维地洛等)可通过抑制ET-1的释放,来减轻MHD高血压和透析期间高血压。
2.4改红细胞生成素静脉使用为皮下注射
对于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的高血压,可改变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方式,由静脉使用改为皮下注射后,可明显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
2.5改变血液透析处方和方式
改变透析液中钠、钾和钙的浓度对MHD高血压有一定治疗作用:如可调钠透析可通过降低透析液中钠浓度,减轻透析后高血压的发生;透析液中高钙可增加心脏收缩和心输出量,加重高血压的发生,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期间高血压,应避免使用高钙透析液。另一方面,可通过增加透析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高血压:据报道,将每周3次血液透析改为每天透析能使血压下降7/4mmHg,其机理可能是由于能达到更好的超滤效果或者是增加尿毒素的清除;血液透析滤过的使用对MHD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也有一定作用,对于血液透析状态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有报道显示改为腹膜透析时部分患者的血压得以良好改善。
综上所述,
高血压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且难以解决的临床问题。今后的研究需要致力于确定治疗目标,在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合理控制血压障碍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期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