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的6大误区,总有一条坑过你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病情,但是错误的用药方式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会加重病情,甚至产生更大的不良反应!

 
  小编总结了6大常见的服药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没?
 
 
  误区一:药片太大难以下咽,掰开了再吃
 
  是不是很多人都中招了呢!
 
  这样做对有些药的药效有影响!部分中间有刻痕的药可掰开后服用;大部分药是不宜掰开或捣碎后服用的!
 
  药有控释、缓释、肠溶片剂之分,制作成特定的形状、添加特点的辅料就是为了达到持久释放或在特定部位释放的效果。而在掰开后,药效会迅速释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对策:吞不下大的药片或胶囊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让医生开其他小片剂的药或冲剂类药物代替。
 
  误区二:一有伤口就用创口贴
 
  创口贴是家庭药箱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很多人不管是烫伤、划伤还是被小动物咬伤都要贴上创口贴,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界的细菌。
 
  这是错误的,创口贴乱用可引发感染!
 
  对策:使用创口贴时每日一换,防止感染。
 
  下列6类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
 
  出血较多的伤口;
 
  动物咬伤、蜇伤造成的伤口;
 
  各种皮肤疖肿;
 
  小而深的伤口;
 
  较重或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
 
  已发生感染的伤口。
 
 
  误区三:使用贴剂时洗澡
 
  很多止痛类药物、运动损伤类药物为了达到吸收稳定的功效被做成贴剂。
 
  有些人会在贴着贴剂的时候洗澡,这是错误的。
 
  如果洗澡时水过热或冲洗过长,会让贴剂周围区域太热,血管扩张,吸收更多的药物,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另外,贴剂中的胶类成分还可能会刺激温暖的皮肤,诱发瘙痒。
 
  对策:使用贴剂过一段时间等药效发挥完后再洗澡,或者选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误区四:喝药后开车
 
  药驾危害赛酒驾真不是耸人听闻的,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引起人的嗜睡、眩晕甚至是视物困难。
 
  例如:部分感冒药、抗过敏药可引起嗜睡;部分镇咳药、解热镇痛药能导致出现眩晕或幻觉;一些解除胃痉挛药、抗癫痫药可引起视物模糊或辨色困难。
 
  是不是看着都觉得危险!
 
  对策:喝药之后尽量不要开车。
 
  误区五:长期口含润喉片
 
  有些人因为嗓子不舒服或需要大量说话,长期口含润喉片。
 
  润喉片是药物,长期使用有毒副作用。
 
  润喉片中的碘长期使用会诱发口腔溃疡;其中的冰片成分更是会造成孕妇流产。
 
  对策:禁止长期口含润喉片。可食用梨、荸荠等清热去火的水果或喝菊花茶、蜂蜜润喉。
 
 
  误区六:靠药物调节经期
 
  有些女孩子会依靠药物来改变月经来潮时间,效果显著。
 
  殊不知这样做对身体伤害很大,可能导致月经紊乱。
 
  对策:有特殊情况需推迟月经来潮时,一定要在妇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己随意购买服用。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