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I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之3个月【3个月 vs. 6个月?】

  讲者:李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整理:魏保沛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肛肠科

  自IDEA研究在2017ASCO上发布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3个月vs.6个月”这个热点话题就一直在各大学术交流会上广为讨论。

  2017年CSCO年会,李健教授作了题为“I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3个月”的报告。会后,CCMTV邀请到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肛肠科的魏保沛医生,就本场报告进行了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该讲题中有两个最为关键的字眼,第一个是“III期”,第二个是“结肠”,即该话题讨论的对象是III期结肠癌,不包括高危II期等其他分期的患者。以下将阐述I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只需要3个月的理由:

  一、部分I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无法获益

  首先,考虑一个问题:一部分III期的结肠癌患者从辅助化疗中的获益究竟有多少?

  有一种观点认为辅助化疗可能是现阶段最严重的过度治疗,这说明真正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患者很少,90年代,J.Milbum.Jessup研究发现,接受5-FU辅助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组高8%,Hans-JoachimSchmoll报道:接受CAPOX方案辅助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比接受5-FU辅助化疗组高6%左右。可以推测:含有奥沙利铂的辅助化疗方案改善术后III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百分之十几,在肿瘤治疗中这是一个相对不错的数据;但是,也说明很多III期结肠癌患者并不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换言之,手术挽救了一部分结肠癌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挽救了一部分患者,但是超过半数以上或者2/3的患者不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既然如此,如何去改善不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的III期结肠癌患者?

  可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筛选适合治疗的人群,包括寻找疗效预测因子,以及对III期结肠癌患者进行危险度的分级,建议高危的人群进行术后辅助化疗,而低危的人群可以考虑不行辅助化疗。

  第二,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降低药物的化疗剂量,适当缩短辅助化疗的时间,以减低III期结肠癌患者的辅助化疗受损。

  二、部分III期结肠癌患者无法耐受6个月辅助化疗

  从辅助化疗实际完成情况看患者耐受性,不同临床研究中含奥沙利铂方案的完成比例(实际完成剂量%/实际治疗时间)均没有按1:1的比例完成,即:部分III期结肠癌患者无法耐受6个月的辅助化疗,所以应适当缩短辅助化疗时间。

  各项研究数据如下:NO16968为69%,MOSAIC为74%,NSABP-C07为88%,PETACC8为80%,IDEA研究中FLOFOX方案完成69%,CAPOX方案完成73%,AVANT研究中奥沙利铂没有给足药物剂量,其用药的时间为5.3月。

  另外,临床上不难发现中国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中耐受性比预期低,结合西方的临床研究数据,可以推断中国患者基本不能耐受为期6个月的辅助化疗。

  三、减少辅助化疗时间:可降低不良反应,但DFS未见受损

  IDEA研究表明,缩短辅助化疗时间显著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3个月的化疗神经毒性(FOLFOX方案中2级为14%、3-4级为3%,CAPOX方案中2级为12%、3-4级为3%)明显低于6个月的神经毒性(FOLFOX方案中2级为32%、3-4级为16%,P<0.0001;CAPOX方案中2级为36%、3-4级为9%,P<0.0001);同样,3个月的胃肠道反应及患者心理等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6个月化疗。

  同时,该研究提示:6个月辅助化疗组的3年DFS较3个月高0.9%,换言之,临床医生会因为0.9%的差异让患者接受额外的3个月辅助化疗吗?也可理解为绝大多数的患者并不能从额外3个月的治疗中获益,显然,不会因为0.9%的获益而延长3个月的辅助化疗。

  再者,IDEA研究证实了低危组(T1-3N1)3个月辅助化疗非劣效于6个月,而高危组(T4或N2)虽未达到非劣效界值,但3年DFS差距仅有1.7%,而且,CAPOX方案中未见差异(差距仅为0.1%),所以可以认为没有证据打动临床医生建议病人选择6个月的术后辅助化疗。

  最后,辅助化疗减少3个月的时间不仅仅是毒副作反应的降低,还减少了患者诊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保基金、降低医务人员工作负荷。

  所以个人认为对于III期结肠癌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优先选择CAPOX方案,为期只需要3个月。当然,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榷,以制定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