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当中,几乎都会碰到失眠的现象。失眠表现不一,有的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听听古时候的人怎么说?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
睡眠不足;难以入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丞相招祖约夜语,至晓不眠。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这位姑娘从来也不知怎样叫作失眠,不想这日身在牀上,翻来覆去只睡不稳。”姚雪垠《长夜》一:“正因为他想得太多,晚上不是失眠便是被噩梦缠绕。”
中医处理失眠有七种方法
1.补益心脾
2.泻南补北
3.泄胆火
4.化痰降逆和胃
5.疏导化滞
6.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7.养血化瘀,宁神定志
从医学的观点来讲,造成失眠的原因成千上万,从气候的改变,饮食的失调。
生理疾病的征兆,更年期的症状到服用药物的影响,但绝大多数的病人都是由于心里有事而睡不着觉,而心里的这件事,可能是某项突发事件引起的急性压力反应,也可能是因长期抑郁,担忧的个性逐渐累积的结果。
或是为了一件长期无法解决的事情持续关心。例如,有的人在离婚以后,可以持续一两年都无法入睡。
往往我们在白天可以借工作或与朋友聊天,东奔西跑而转移注意力,可是一躺下来的时候,所有的烦恼便浮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