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得从现代麻醉学的开端说起。
19世纪,西方科学家先后发现了几种更为有效、实用的化学麻醉剂——笑气(N2O)、乙醚(Diethylether)和氯仿(Chloroform)。在美国,克劳福德-朗(CrawfordW.Long)和威廉-莫顿(WiiliamThomasGreenMorton)两位医师分别于1842年、1846年成功应用乙醚麻醉为病人完成了手术,这被认定为现代麻醉学的开端。
关于这一段,感兴趣的朋友们可参见本公号曾经推送过的文章《那台名垂青史的乙醚麻醉手术,竟然只收了病人2美元》。
当美国医生使用乙醚麻醉进行无痛外科手术成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英国时,引起巨大的轰动——外科学界的医生们纷纷对这些化学麻醉剂表现出浓厚兴趣。
1846年12月21日,苏格兰著名的外科医生罗伯特·李斯通(RobertListon,人送外号“飞刀李”),第一次在乙醚麻醉下给一位病人截去下肢。
与此同时,本文的主人公——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产科主任詹姆斯·杨·辛普森(JamesYoungSimpson)正因为产妇分娩时剧烈的疼痛备受困扰。
当得知使用乙醚麻醉施行无痛外科手术成功的消息后,辛普森马上与李斯通取得联系,双方探讨了乙醚麻醉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辛普森在1847年1月尝试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乙醚,他发现即使产妇处于昏迷状态,子宫的收缩仍然会继续。
由于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抵制,加之乙醚的气味让人讨厌,有明显的呼吸道刺激作用,还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等危险情况,辛普森决定寻找更安全的、能替代乙醚的新型麻醉剂。
在2013年出版的《病魔克星——药物化学漫谈》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辛普森寻找新麻醉剂的方法是请他的朋友和邻居在晚上到他的家里来,坐在一起用鼻子闻他们能找到的各种能挥发的液体,看能产生什么效果。这伙好基友试验了多种液体,包括丙酮、苯、碘仿等等,但并未发现能产生麻醉作用的物质。
在1847年10月,辛普森开始注意利物浦化学家DavidWaldie推荐的氯仿,其挥发性和气味都较好。辛普森在爱丁堡得到氯仿样品后,于1847年11月4日晚上,辛普森邀请他的朋友、邻居参加他和两名助手组织的晚宴,当所有出席者都吸入氯仿蒸气时,“奇妙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晚会的参加者感觉眼睛发亮,欣快而健谈,晚会变得很热烈,可以听到各种奇谈妙论,声音越来越大,但过一会儿就变得安静了,然后大家就都倒下了。
当辛普森醒过来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氯仿比乙醚的麻醉作用强得多!”
辛普森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尝试使用氯仿麻醉。他的家乡有一位骨盆畸形的病人,首次分娩时剧烈的产痛持续了整整3天,但仍未成功分娩。最终,为了挽救这名产妇的生命,产科医师迫不得已采用了碎胎术。而这时,恰好这名妇女又要分娩了,她找到辛普森以寻求帮助,辛普森决定使用氯仿麻醉让她把孩子生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