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关于手足口病的8个问题,家长要知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和EV71病毒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潜伏期达2-7天,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红疹及小泡样损害。

  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但是重症需要警惕,需要及早得到干预和治疗。

  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人越多的地方,传染的几率越大。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被患者的病毒所污染到的毛巾、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也会患上手足口病。而经空气传播的几率不大。

  为什么容易侵袭儿童?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感染手足口病。但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攻击。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在感染后绝大多数没有表现出症状,即使有症状,一般也比较轻。

  如何及早发现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往往突然起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人的手部、足部、口腔有溃疡性的水泡或皮疹样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典型症状常常被忽视,例如有的患者有发热、流涕等感冒症状,但口腔,手掌心、脚掌心只有少量疱疹,甚至没有疱疹。这种情况往往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容易引起重症手足口病,发生脑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家长们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口痛、拒食、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尚没有特效药可以缩短病程或快速清除感染,早期发现,及时观察、对症治疗是关键。

  对于精神状态尚可的轻症病人,一般不必住院,可以在家隔离治疗,适当休息休息,减少交叉感染。另外,要注意手足口处的疱疹尽量不要刺破,退烧不能过于着急,等等。大多数手足口患者在一周以内病情恢复。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