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快点过来拔针,药水都输完啦…
护士,快来看看,这个输液管里有气泡…
护士,能不能调快点啊,我等下还有事…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见证过这样的事情,毕竟现在输液的人不少。
但是关于输液的一些基本常识你知道吗?
为什么快输完时你急着叫护士,而她们那么“悠闲”,她们不怕空气进入病人体内“出大事”吗?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拉肚子就给开输液,不是吃两颗药就好了,是为了“多挣钱”吗?
别急,听小编一一道来!
问题一:输液比吃药好得快
答案:不一定。
大多数人是这么认为的,并且很多人这么做了。
有个头疼脑热的,来到诊所或医院,还不等医生检查,直接“要求”到:医生,跟我吊个水吧,让我好快点,好多事儿等着我呢!
其实从疾病发作到痊愈需要一定的周期,输液并不比吃药快,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听到这,有人要反驳了:瞎说!我发烧时吊完水,身体很快就舒服了,这该怎么解释!
发高烧容易引起出汗、脱水,让人浑身没劲;而输液可以立刻补充大量水分,自然精神会好多了,但这不代表疾病快好了。
像头孢类口服不能完全被吸收的药物,输液的效果要好一点。但加大口服剂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只有重症感染和不能正常饮食的患者才应该考虑输液。
用药原则:可口服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
问题二:输液管里有几个小气泡,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答案:不会。
小量的气泡输入体内后的“路程”:各级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小动脉——毛细血管——与红细胞结合或弥散至肺泡——排出体外。
是不是很像一部“气泡历险记”,途径的部位虽然很多,但是最后被排出体外了。
考试可能会考吧,我们这种非医学专业的看看就好了,下次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当然,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叫护士帮忙处理。
问题三:静脉输液完后不及时拔针,空气会进入体内吗?
答案:没那么容易。
第一,人体的静脉压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输完液后空气进入体内;第二,通常情况下,人会采取坐或平卧的姿势静脉输液,这时人体的静脉会保持充盈状态,即血管维持着一定的静脉压。
所以,在输液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输液管内的压力是低于血管压力的。即便是输液袋滴空了,也没有足够的压力把空气“压”进去。
可能有人又要问了,那为啥输液时护士交代快输完了要马上通知呢?
这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1.避免滴空时间太长,茂菲氏管(输液管上段中空的滴壶装置)内的液体也滴完了。这时候输下一袋液体需先排气。
2.避免“回血”现象。即当输液管内压力低于血管内压力时,血液会倒流入输液管道内,时间长了还会因血液凝固,堵塞针头。
这才是在输液完提前告诉护士的真正原因。
问题四:输液速度可以调快点吗?还是越慢越好呢?
答案:输液速度有讲究,视不同情况而定。
1.不同年龄:老人和小孩以慢速滴注为宜,通常在20-40滴每分钟;成年人可适当加快,在50滴每分钟左右。
2.不同药物:高渗溶液和含钾药物宜慢速滴注,控制在15-20滴每分钟为宜;血管活性药物应根据血压升降情况随时调整滴速;治疗颅内高压的药物,静滴速度宜快,最好是静脉推注。例如250毫升20%的甘露醇,宜在15-30分钟内滴完。
3.不同症状: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需大量入液时,滴速宜快。可达60-100滴每分钟,甚至更快,但要密切关注病人;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肺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输液。非用不可时,严格控制滴速和入液量。滴速控制在15滴每分钟内,入液量在250-500毫升。
温馨提示:输液过程中,病人和病人家属请耐心治疗,不要着急。最适宜的滴速是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定的,千万不要随意调快或调慢,以免发生意外。
问题五:腹泻开输液是不是为了挣钱,属于过度医疗?
答案:有些腹泻需要输液。
不要拿腹泻、呕吐不当回事儿,造成此症状的因素繁多。细菌感染的腹泻需用抗生素。
对于脱水不太严重、能口服的患者,可以口服补液;对于脱水严重、呕吐频繁、吃不了东西的患者,需遵循医嘱输糖盐水补液。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