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抗菌、止痛药功效分不清?

  大家口中的“消炎药”,如甲硝唑、头孢等,根据药理学分类属于抗菌药物,适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牙周炎、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即可使用上述药物,此时为针对病因的治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牙齿结构的特异性,一些口腔疾病仅靠吃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药师建议大家,在感觉不舒适时及时去看医生,避免因自行服用药物而耽误病情。

  “止疼药”的种类及用法

  大家口中的“止痛药”,如芬必得、洛索洛芬钠等,根据药理学分类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适用于治疗牙痛等。

  口腔有创操作,如拔牙、手术等,引起的疼痛,即可使用上述药物,此时为针对症状的治疗。

  大家熟知的“芬必得”,即为NSAIDs家族中的一员,药品名称为布洛芬缓释胶囊,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果是急性重度疼痛,则建议使用其他镇痛作用较强、速释的药物,或使用复方制剂,如洛芬待因等。

  抗菌药物,亦可缓解由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肿胀、疼痛,但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起效,可能是数天。NSAIDs类药物起效快,通常为1-2小时。

  “抗菌药”的种类及用法

  大家也许对“抗菌药”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但其实它很可能就藏身于您的家庭小药箱中,如头孢、甲硝唑、阿奇霉素、氟哌酸等等。

  因此,针对不同的细菌需要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感染,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的感染。

  口腔内同时存在需氧菌和厌氧菌,所以在治疗某些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时候,是需要联合使用上述抗菌药物的。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