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先别慌,如何对“症”选药是关键!

  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证”

  药师没有写错字哦!中医与西医不同,“证”是中医的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疾病的本质。

  虽然都是感冒这一种疾病,却可以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那么对应的治疗药物也是有所不同的。

  中药也分“寒”、“热”、“温”、“凉”等不同的药性,中药的治疗就是以药物的偏性去纠正疾病的偏性,比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怎么判断宝宝感冒的“证”?

  我们可以通过症状来大致判断宝宝感冒的性质:

  如果宝宝出现鼻流清涕,咳嗽,或发热无汗,怕冷等症状,观察舌苔较薄且呈白色时,则提示“风寒证”。

  如果有鼻塞、流黄鼻涕、微微有汗出,咽喉痛等症状,观察舌苔薄黄时,则有可能是“风热证”。

  三、如何为宝宝对“证”选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固定剂型。在中成药的外包装上,通常会有所含中草药的名称,中草药也是具有偏性的。

  那我们可以通过辨识药物的偏性,进行“对证”选择:

  比如感冒常用的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药性偏温,则可以治疗风寒感冒;

  如果看到组成中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薄荷、牛蒡子等偏辛凉的中药,则可以治疗风热感冒。

  如果您不知道药物的偏性,那么还有一个办法,中成药说明书上,会有“功能主治”这个项目,里面会描述一些症状,您只要对应一下宝宝是否有类似的表现,就可以做大致判断了。

  四、如同有其他症状,该如何选择?

  宝宝感冒,“寒”、“热”只是最基本的分类原则,而实际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比如感冒同时合并有胃肠道不适、烦躁、咳喘、夜间睡眠不安等表现,那么就需要在分辨寒热的基础上,选择兼有这些合并症状治疗作用的中成药,比如感冒兼消食、感冒兼止咳、感冒兼安神等中成药。

  如果您已迷失在了品种繁多的中成药中,那么还是建议您带宝宝及时就诊,让医生和药师来协助您吧。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