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吃错药】之高血压用药,

  每个高血压病人,在刚开始吃药的时候,医生也会嘱咐“生活上也要注意,不然光吃药效果不好”。大家都很听话,慢慢的,盐也吃的少了,天天锻炼,体重也轻了,血压降下来了。这时候,又面临新的问题:我能停药了吗?

  答: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来回答,要看血压的水平,还有血压达标的时间。如果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是140/90mmHg以下)达半年以上,而且能继续坚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试着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如果血压没有达标,或时高时低,一定要继续坚持吃药。如果您或者家人患有高血压,一定要多了解高血压的知识,有助于控制血压。特别是在治疗中,有些错误千万不能犯!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四: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

  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误区六: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