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感冒药的成分吗?

  目前市面上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多为复方制剂,通常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且名称各异,但其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药物作用大同小异,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感冒药的成分,以便正确选择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超量用药,为您的生活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1、减充血剂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除口服外,还可直接滴鼻或喷鼻。

  常用药物:伪麻黄碱。

  2、抗组胺药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患者的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疲乏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可诱发癫痫,故禁用于癫痫患者,且婴儿、哺乳期妇女禁用,高空作业或机械操作者禁用,甲亢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苯海拉明:中枢抑制现象明显,故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工作期间禁用,孕妇禁用。

  3、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

  依赖性镇咳药:可待因,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并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具有成瘾性,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短暂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均禁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非依赖性镇咳药:右美沙芬,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镇静作用,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成瘾性。FDA推荐C类用药,妊娠3个月以内的妇女、有精神病史者、哺乳期妇女禁用。服用单胺氧化酶制剂停药2周内禁用。

  周围性镇咳药:

  那可丁: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无依懒性,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苯丙哌林:可抑制外周传入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

  4、祛药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或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改善痰液转运功能的药物。

  愈创甘油醚:常用的复方感冒药成分。肺出血、急性胃肠炎和肾炎患者禁用,妊娠3个月内禁用。

  氨溴索:妊娠初始3个月妇女及胃溃疡患者慎用。

  乙酰半胱氨酸:哮喘患者禁用,老年人伴有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羧甲司坦/厄多司坦:前者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消化道溃疡患者及孕妇禁用,后者不足15岁儿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需注意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物同时使用。

  桃金娘油:现有经验表明,孕期妇女规范使用无危险性,但因其亲脂性可进入乳汁,且尚无哺乳期妇女使用资料,故建议慎用。

  5、解热镇痛药主要针对普通感冒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对孕妇而言是最安全的退热药(FDA推荐B类用药)。

  阿司匹林:有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的风险,特异性体质者还会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阿司匹林哮喘等过敏反应。可能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故不用于儿童感冒治疗。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布洛芬: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常规剂量使用时,不良反应低,耐受性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是儿童最常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但孕妇禁用。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

  双氯芬酸: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上腹部不适、胃肠出血或穿孔、转氨酶升高等)。可通过胎盘,孕期不推荐使用。有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老年人慎用。

  吲哚美辛(消炎痛):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最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其次是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过敏及哮喘发作也时有发生。若必须使用,应遵医嘱在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低剂量下使用,通常是50~200mg/d。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因此普通感冒用药不应超过7天,如果1周后,感冒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或消失,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给予进一步治疗。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