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禁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抑制蛋白质合成、为静止期杀菌性抗生素。其以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结核菌属和葡萄菌属为特点,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发挥抗菌作用时必须有氧参加,所以对厌氧菌无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在临床药物配伍应用时,这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合用会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增加。

  强利尿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强利尿药(如呋喃苯酸、利尿酸等)联用,能加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副作用,可致严重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

  红霉素

  红霉素在长期大量及静脉快速滴注给药时也可发生耳毒性作用。

  因此,红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时也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副作用加强。合用需慎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临床常有二者联合用于治疗重症感染。二者显示协同抗菌作用。但两种药物静脉给药时常可发生配伍禁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被β-内酰胺环反应灭活,所以不可将两类药物混合注射。另有研究发现,测定氨基糖苷类血药浓度时,血浆中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仍可灭活氨基糖苷类药物,使其浓度降低。基于上述发现,国外资料建议两类药物联用时,给药时间应间隔1小时以上,以保护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活性。

  乙醚、地西泮、肌松剂

  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类似箭毒阻滞乙酰胆碱和络合钙离子的作用,引起心肌抑制,呼吸衰竭等。链霉素较为多见。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种作用的药物(乙醚、地西泮等)合用时可致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引起骨骼肌麻痹。所以,对进行手术麻醉或术后恢复期的病人以及正在服用地西泮药物的病人,应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碱性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联合应用,抗菌效能可增加,但同时毒性也相应增加,因此,合用时必须慎重。

  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

  两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抗菌谱不扩大,并因共同的毒性基础,反可增强对第八对脑神经和肾脏的毒性,特别是易引起永久性耳聋。

  处方分析

  孙某,男,38岁,烧伤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医生开出如下处方,请分析是否合理,为什么?

  Rp: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u×18支

  用法:12万u/次肌内注射2次/d

  ②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40mg×18支

  用法:80mg肌内注射1次/8h

  ③氟哌酸胶囊0.1g×18片

  用法:0.2g/次3次/d

相关推荐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
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外眼部感染性疾病。
左氧氟沙星片(可乐必妥)
左氧氟沙星片(可乐必妥)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由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玫满)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玫满)
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下列感染: 1. 尿道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前列腺炎、淋病、膀胱炎、附睾丸炎、宫内感染、肾盂肾炎、肾盂炎、肾盂膀胱炎等。 2. 浅表性化脓性感染:痤疮、扁桃体炎、肩周炎、毛囊炎、脓皮症、疖、疖肿症、痈、蜂窝组织炎、汗腺炎、皮脂囊肿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