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最常见的抗感冒药组方原则

  感冒是基层门诊接触最多的常见病,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和流行性感冒(流感),在学习、工作中的医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其实也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安全的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

  即上感,俗称伤风或急性鼻卡他,由多种病原体(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而致,其中鼻病毒常引起“鼻感冒”;腺病毒常引起“夏感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常引起“胃肠型感冒”。感冒的传播途径有两种:

  ①直接接触传染;

  ②由感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黏液、打喷嚏咳嗽产生的气溶胶)而传染。

  流行性感冒

  即流感,由流感病毒(甲、乙、丙及变异型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极易造成大流行,往往在短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

  流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4天,并发症比较多(如肺炎、心肌炎、心肌梗死、哮喘、中耳炎),年老人和体弱患者易并发肺炎。

  上感临床表现

  1.全身可有畏寒、疲乏、无力、全身不适,有时有轻度发热或不发热、头痛、四肢痛、背部酸痛、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小儿则可能伴有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

  2、病毒进入鼻黏膜细胞,释放出引起发炎的物质,使鼻腔及鼻甲黏膜充血、流鼻涕、或有水肿,同时嗅觉减退。

  3、打喷嚏,鼻中的神经末梢受到黏膜肿胀的刺激,经过反射而打喷嚏。

  4、咽部可有轻、中度充血,咽喉肿痛、咽干燥感、声音嘶哑和咳嗽等症状。

  5、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仍正常或偏低。当并发细菌性感染时,则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流感临床表现

  1.单纯型

  全身酸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高热、头痛、畏寒等;可能有流涕、鼻塞、喷嚏、咽痛、干咳、胸背痛和声音嘶哑等,典型病程约1周。

  2.肺炎型

  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体弱者,临床可见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及咯血等。肺部可听到湿性啰音。X线摄片显示两肺可有散在絮状影。

  3.胃肠型

  除全身症状外,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典型病程2~4天。

  4.神经型

  高热不退、头痛、谵妄以致昏迷。儿童可见抽搐及脑膜刺激症状。

  组方原则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